“十五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及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区体育改革,提升区域体育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全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促进全民体魄强健、身心健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依据市“十五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2、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四五”体育工作发展基本情况“十四五”期间,瞄准建设体育强区的目标,全区体育资源、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群众体育深入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工程”,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全民健身工作蓬勃发展。加强体育工作创新,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竞技体育成绩稳步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果丰硕,体育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1.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日趋优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十四五”以来,围绕体育强区目标,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打造完成“8分钟”健身圈,整合全区体育资源、配建体育设施,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体育设施网络体
3、系。全区范围建设完成社区多功能运动场68处、配备社区公共健身设施500余套,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I(X)%;浮山生态园建有1处标准足球场,16处笼式足球、篮球、网球场地、7条登山健身步道、6处休闲广场;金岭山公园建有5000米健身步道、1处休闲健身广场;深圳路体育公园塑胶跑道和登山步道共计1200米、笼式场地10处、配备室外健身设施120件;全区建成健身步道300余公里,全区符合条件的学校室外体育场100%向市民开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89平方米。完成区、街道两级体育总会建设,全区成立单项体育协会15家、体育俱乐部17家。设立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社区健身站点183个,实现社区健身站点
4、全覆盖。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1300余人,积极开展赛事活动组织及健身指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建立区“全民健身”智能网络信息平台,为区约50万群众提供统一线上体育平台,包括健身场馆等的查询、赛事报名、协会俱乐部的管理、体育信息的政策解读及时事新闻等,形成区独有的“全民健身信息网”。关心老残弱势群体,构建体育活动保障机制。积极发展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群、下岗失业人群、城市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体育活动,从政府、社会各界及个人三个层面构建相应的体育活动参与保障机制。2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办赛能力不断提高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依托的山海资源,以区
5、全民健身运动会为统领,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以赛为媒、以赛促动”。开展“帆船五进”“太极拳五进”、创建“全国老年人太极拳之乡”活动,全民健身实现“普及化、全年化、全域化”,形成良好氛围。区获评“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举办了“金融区篮球赛”“10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全国游泳冠军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世界柔道大师赛”等品牌赛事。赛事规模及影响力不断扩大,产生了品牌效益,不仅满足了市民观看高规格体育赛事的需求,还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体育消费,提高了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3 .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依据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印发
6、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完善工作体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形成以国信文化体育公司等国有企业为骨干,以英派斯等大型民营企业为支撑,以众多中小民营企业为基础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和体育产品供给体系,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改革创新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作用,全区各主要体育场馆实施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丰富体育场馆综合使用功能,拓展了健身、竞赛、观摩培训、表演等多样态产业,提高了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综合效益。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加注重依法治体、优化服务。加强体育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
7、为,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探索综合执法,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4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体教结合”彰显成效加强区少儿竞技体校建设,依托本区域的优质中、小学开展学习训练工作,实行“二集中”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区少儿竞技体校为龙头,以传统项目学校和各训练点为基础的三级业余训练网络。在2017年市第四届综合性运动会上,由我区少儿竞技体校牵头组建的代表队在16个参赛项目中夺得金牌56.5枚,银牌19枚,铜牌31枚,金牌总数列11区市第7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共向省、国家专业队输送了10余名优秀运动员,在省、全国以及世界大赛中取得金牌40余枚。5 .学校
8、体育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全面提升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积极推进区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扶持和鼓励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等体育项目,开展“螳螂拳”“地功拳”等传统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工作,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局面,全区共有各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4所,体育特色学校48所。形成区、校两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网络,对全区所有中小学生实施体质健康监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二)面临挑战未来五年,区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着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与相关行业发展趋向相协调,以及如何有效破除自身发展瓶颈的挑战。1 .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体育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