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docx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一、发展的基本情况位于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辖1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开发区,502个行政村,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总人口127万人,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具有创新发展潜力县、中国百佳最具投资潜力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好粮油示范县、油料基地县、平原绿化标准县,中国西红柿之乡、中国青山羊之乡。近年来,立足本地实际,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重发展瓜菜生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4.73亿元,农民可支配收入15080元。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良好的
2、发展态势。(一)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我县立足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本地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朝阳产业,以现有村、镇为基础,编制了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整村、整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从而实现了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发展“一乡一业”专业镇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镇1个(李新庄香瓜),市级示范镇2个(浮岗旅游、徐寨大蒜),(终兴、龙王庙、莱河山药,郭村芦笋),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总数达230个。其中达到市级标准的107个,
3、市级示范村15个,省级示范村3个(终兴北常集、黄岗四街、北城单六)。(二)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标准体化系,加大质量控制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高农业标准化普及率。积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全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目前,215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今年上半年15个农产品完成申报“三品一标”,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58万亩,顺利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验收;注册涉农类商标2000余个,罗汉参、青山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羊肉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香瓜”获得国家地
4、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注册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单养千秋”,是全国首个全品类注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特色种植、养殖基地,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家庭承包制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结合,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参与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目前全县发展农民合作社总数达3244家,家庭农场总数达1804家,种植大户总数达406户;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
5、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主营业务收入26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近2万人。农产品交易市场30余处,城区规范建设了庆丰、园艺、东关等6处农产品交易市场,提升改造了鲁西南蔬菜、徐寨大蒜、李新庄洋香瓜、终兴山药等10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200多亿元。全县现有冷藏保鲜库120余座,储存能力达30万吨。(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农业水利改革等,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加速了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农村聚集。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特色小镇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创新实施“六位一体”土地规范化流转
6、新模式,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9.84万亩;规划建设方乘田园综合体、单州田园综合体、绿禾庄园综合体、尤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君信循环农业、立源菌业等现代农业园区20处;完成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二、发展的环境条件(一)农产品资源优势。全县耕地面积168.87万亩,基本农田150.4万亩,高标准农田98.87万亩,小麦种植面积IOl万亩,年产40余万吨;玉米种植面积119万亩,年产40余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皮棉2万余吨;花生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4万余吨;瓜菜种植面积70万亩,年产220万吨。(二)畜产品资源优势。截至2
7、020年底,生猪存栏44.49万头,年出栏37.47万头;牛存栏0.53万头,年出栏0.31万头,羊存栏30.45万只,年出栏34.6万只;家禽存栏408.53万只,年出栏1039.04万只。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20.64亿元。我县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拥有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25家,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生猪存栏49万头,出栏38.6万头。我县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青山羊繁育基地,目前山羊养殖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93家,其中青山羊保种育种基地、美佳青山羊养殖有限公司、独臂牧业超过2000只,山羊养殖总产值可达7亿元;全县共有饲料加工企业8家,其中2家单一饲料加工,6家为综合性加工企业,年加工能
8、力约120万吨。全县共有畜产品加工企业5家,其中乳品加工企业1家(莱河乳业),年加工能力5000吨;肉鸭屠宰加工企业3家(六和、华英、忠意),年加屠宰加工能力1.2亿。生猪定点屠宰场1家,年屠宰生猪10万头,百寿坊食品以肉羊加工为主,年加工能力10万只。(三)水产资源优势。全县渔业养殖面积43503亩,水产品年产值1.3亿元,淡水产品年产量1.2万吨。其中,池塘13500亩,水库30000亩,水产品年产值12770万元,淡水产品年产量12130吨,其中:捕捞产量2600吨,养殖产量9530吨。其中鱼类产量9230吨,甲壳类241吨,其他类59吨。我县水生植物资源主要有莲藕、蒲子、芦苇等多种水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农业 农村 现代化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