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创造.docx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创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创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创造第一章、序论民营企业属于私营企业的体制范畴。按照广义的划分方法,我国的所有私营企业,包括国有民营、以及多数上市公司(按照控股权划分),均属于民营企业范畴。民营经济相对于国营经济而言,它是一种不同于计划经济的市场经营机制,而不是对某种所有制的标定。它显着的特征是:“二不四自四权”,即: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决策权、自主经营权、与效益挂钩的分配权、择优录用的人事权。这“四权”有机结合,比较彻底地实现了政企分开,确立了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独立法人地位。这是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民营企业的兴起,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
2、实施,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民营经济由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提升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表明了我国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不断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形成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宏观格局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来分析一下民营企业的宏观状况。据统计:1998年,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7700多万人,注册资金为1.1万亿元,产值近1.4万亿元。1998年,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值、注册资金、利润比上年分别增长67.2%、58.3%、60%o到今年上半年,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6001万人,注册资金3182亿元,估计年
3、总产值接近6100亿元;私营企业128万家,同期增比为23.8%,其中独资企业占35%,从业人员1784万人,注册资金为8177亿元,同期增比为24.76%,产值为3705亿元,估计年产值在8000亿元左右,出口创汇123亿元。上半年个体、私营企业共安置下岗职工72万人,生产总值为7000多亿元,约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3.6万亿元的近20%。乡镇企业:到1998年底共有2000万家,从业人员有1.25亿人,GDP增加值2.2万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到1998年底有近11万家。据对7万家民营科技企业的抽样调查:从业人员400万人,资产总额为10625亿元,比1997年增长41.59%;资产总额超亿元
4、的企业有1630家,出口创汇174.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上缴税金368亿元,比上年增长48.44%,技工贸销售总收入为7670亿元。全国11万家民营科技企业,1998年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上缴国家税金、出口创汇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46%、40%、84%、52%、50%左右。民营科技企业是最富活力的企业群体。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水平的提高,影响企业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现出来。民营企业的劣势分析:1 .缺乏科学经营的头脑和思路,决策急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5、的结果,但成功的经营者们却会往往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他们常会忽视市场既可让你赚钱成功,也会令你折戟沉沙的两面性。常犯的错误,就是上项目之前忘了起码的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投资之前不作必须的未来收益回报预测,总认为只要耕耘定有回报,其结局可想而知。2 .管理方面的家族化,用人缺少战略思想。习惯于在管理层中,自己的事情自己人干,自家的财产自己人管,非嫡系不用形成了一种惯例。这种家族色彩极浓的管理模式固然有一种较强的“向心力”,但对企业的发展却是极为有害的。民营企业在用人上的随机性,亲情化,缺少完整合理的人才结构设计,没有人才战略思想,忌讳“能人”,只会制约自己的发展,这与其处于市场经济竞争前沿的地位
6、是很不相称的。3 .设备科技含量低,更新慢,技术改造难以进行,束缚着生产的持续发展。在资金短缺、设备难以更新、科技人员匮乏、技术难以提高、观念陈旧、缺少长远发展思路的情况下,企业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又谈何发展呢?4 .政策上的某些歧视行为,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冷遇。管理变成了提防,监督变成了严惩等等。这些歧视性的做法,使得个体、私营企业在生产上采取短期行为,资产规模日趋见小,最后歇业转产,这些行为制约着民营经济的正常发展。5 .融资体系遭受非国民待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思想观念和政策体制的原因,民营企业的融资比其他企业的融资更困难,也是导致民营企业难以壮大的重要原因。尤其
7、是高科技民营企业,不能及时地融得资金就更难于生存和发展。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制约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来自于国家在制定有关民营企业发展基本政策上的不完善和民营企业内部自身与生俱来及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若干缺陷两大方面的因素。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克服民营企业的不足之处,再次创造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民营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民营企业只有走创新一条路。企业的创新包括技术、管理、经营(营销)等几个方面。民营企业在塑造自身竞争优势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状况选取一定的创新组合方式,从而达到不断创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暂
8、时我们把这种组合方式称之为企业创新系统。这种全方位创新应该是在正确的企业经管理念指导下,切实配合企业战略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要求.对企业整体活动进行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三个大的方面,是旅彼特创新理论在企业运作领域的延伸与应用。第二章、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的联合:用技术手段来获取经济上的成功,以市场接受为技术创新完成的标志。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可以达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次创造。市场的结构构成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市场结构的组成有四种形态: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其中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营 企业核心竞争力 再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