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docx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2 .能够运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分析相关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以区域图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形成、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季风的形成与分布,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2019全国卷11T67和Tlo11等。考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学生用书P4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高纬度环流圈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一、地转偏向力影响10
2、二圈环流(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气压带气压带名称成因A赤道低气压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C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堆积下沉(动力因素)E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G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受冷收缩下沉(热力因素)风带风带名称成因B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D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F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3、偏北,冬季偏南。自我检测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2)该图为(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3)若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此时北半球为季。(4)在全球气压带中,属于热低压的是,属于热高压的是,属于冷高压的是,属于冷低压的是o(填名称)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2)北(3)夏(4)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口考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 .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60
4、。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2 .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3 .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分、秋分。(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
5、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4 .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5 .读气压带、风带,辨天气状况(1)高气压带控制下多晴朗天气。(2)低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3)盛行西风带控制下一般多阴雨天气(背风坡除外)。(4)信风带控制下一般多晴朗天气(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带除外)。(5)极地东风带控制下一般多晴朗天气。(高考全国卷1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
6、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析:结合经纬度可知,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答案:1.C2.D(2019宜昌一中等四校模拟)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34题。3.该月为()A. 1月B.4月C.
7、7月D.10月4 .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第3题,图中的热带辐合带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其位置整体偏南,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第4题,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分布,所以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的平原和低矮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答案二3.A4.D(2019洛阳模拟)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56题。5 .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 和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