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拉丁美洲“建造”:重审安赫尔·拉玛与巴尔加斯·略萨之争.docx
《如何在拉丁美洲“建造”:重审安赫尔·拉玛与巴尔加斯·略萨之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拉丁美洲“建造”:重审安赫尔·拉玛与巴尔加斯·略萨之争.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拉丁美洲“建造”:重审安赫尔拉玛与巴尔加斯略萨之争拉丁美洲在20世纪70年代初处于辨认文学体系的时刻,因为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学爆炸”已涌现出一批重要作品,但如何阐释这批新作在批评体系中尚无定论。乌拉圭文学评论家安赫尔拉玛看重批评的功能,1971年他在批评与文学一文中提出,拉美文学界仍普遍误解批评家的使命,批评并不依附于作品,而是重新估计当下文学在历史中的位置。倘若缺乏有效的批评,那么一个时期的地区或国家便没有作为整体的文学,仅有零碎篇章。在拉玛看来,拉美文学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初仍处于失效状态,所谓评论往往是作家间的唱和,或大学课堂上传记导向的论文写作。秘鲁作家略萨恰在同年出版了新书加
2、西亚马尔克斯:弑神者的故事。拉玛在其中窥见了传记导向的批评模式,并作出严肃回应,此即1972年略萨与拉玛之争的缘起。这场论争在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中应如何理解仍有分歧。西班牙学者在新著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中提出,略萨与拉玛的分歧是文学写作应从个人性还是从集体性出发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描述封闭了辩论的丰富性,强化了略萨作为新自由主义宣传家的国际地位。1972年论争的意义在于协商拉丁美洲公共空间里需要怎样的文学批评制度,以及应在何种批评制度上经典化“文学爆炸”文本,因为批评制度确定了拉美文学的全球传播机制,也决定了今日中国读者如何安置诞生于文化冷战时期的拉美“文学爆炸”文本及与其相关
3、的讨论。论争始末拉玛与略萨的论争发生在拉玛本人主持的乌拉圭前进杂志上。前进周刊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广受关注,许多重要文献与论战在这一平台发表或展开。刊物在主编基哈诺带领下,出现了两位重要编辑和文艺评论家,其中一位是莫内加尔,另一位便是拉玛。拉玛更熟悉法国理论,而莫内加尔受英国文化批评影响颇深,其后在法国巴黎创办了新世界杂志。1971年略萨以当时的友人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为题,完成了评传型研究专著弑神者。全书的第一部分“真实的现实”主要是加西亚吗尔克斯的传记信息和创作经历。在第二部分“小说家及其魔鬼”,略萨强调拉美作家写作的动力来自作家需处理其遭遇的非理性困境,即“小说家的魔鬼,“魔鬼”既可能是
4、独裁等政治压制状态,也包括个人的生命际遇。针对这种批评观念,拉玛在前进上登载了第一篇批评文章魔鬼退散。之后,略萨与他又于1972年5至9月间撰写了4篇文章:略萨撒旦归来、拉玛邪魔可以休矣、略萨别西卜重临或创造性的背离以及拉玛再答巴尔加斯略萨。这场论争主要围绕两个话题展开,即创造文学作品时的个人和历史情景的作用,以及小说文类的历史和意义。略萨与拉玛在两个问题上都存在根本性分歧。略萨在弑神者和他的第一篇回复中强调,小说家是持异见者,小说家志业的根源是一种对生活的反叛。拉玛在第一轮批评中就表达了他对略萨这种凸显个人内在焦虑的反映论不满:20世纪60年代文学批评正在更新,但略萨还在延续19世纪浪漫主义
5、的观念,即诗人在感受外部世界时拥有优先特质。因此,拉玛在魔鬼退散结尾告诫,“重申作家作为生产者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正确的代表性观念”。略萨在首轮回复撒旦归来一文中指出,拉玛误解了他对作家角色的凸显,他所谓的创造者也是生产者,而非拉玛所谴责的19世纪的文化贵族。实际上,略萨未能领悟拉玛的用意。在拉玛看来,作家的神圣领域不过是借助掌握文字与符号系统而获得的话语权优势。小说这一文类在18世纪兴起,传达出一种资产阶级的普遍社会愿景,而欧洲资产阶级崛起后便放弃了小说形式,是作家为继续持有特权而创造出被魔鬼附体、被缪斯眷顾的意识形态神话。通过提及本雅明,拉玛明示了他所说的“作者一生产者”的理论脉络。本雅明在作
6、为生产者的作者一文提出,假如一个人不理解文学与政治的真正联系,那么讨论政治路线正确重要还是文学质量重要便是没有意义的争论。本雅明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假如一位作家带着正确的政治目的试图转化文化技巧,那么他就会选用正确的文学形式。拉玛延续了本雅明的文学谜题,这一谜题联系着文学是创造还是“建造”的问题。20世纪以来的批评,从艾略特到瓦莱里,都强调在传统上累积的创作方式。本雅明在纪念瓦莱里六十诞辰的文章中说到,瓦莱里的“建造”概念与正统的灵感论针锋相对,”艺术作品不是创造,而是建造construction,分析、计算、计划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拉玛正是在此意义上揭示作家作为生产者的意义。批评家应审视作品的
7、技术与时代在文学生产关系中的位置,而不能诉诸心魔。略萨的创作体现了文学技术的进步,但其本人的创作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未能加以概括,他的创作观将文本还原为个人内在焦虑,不与以往的写作系统发生关系。在再答巴尔加斯略萨这篇文章中,拉玛进一步廓清了小说文体的中介作用。根据略萨的说法,小说的兴起发生在宗教被削弱的最初阶段,人们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来理解生活和组织社会规则。在这个王纲解纽的时代,小说家有机会取代上帝,在文学文本中创造人们可以相信的新世界。略萨补充说,只有在处于危机的社会中,小说家才能创造出最具总体性的小说;当社会稳定时,小说家不得不满足于语言实验。显然这是一种关于小说的本质主义描述,即认
8、为只有在某一恰当时刻小说的本质才能充分显现。拉玛对此回应说,“某种特定文学形式即便存在了千年之久,也不能取消它势必接受深刻的历史性改造:在最后一篇再答巴尔加斯略萨里,拉玛继续澄清小说的中介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末,拉美社会的新中产阶层需要小说来表达他们的社会需求,如1968年的一系列青年运动,这体现了小说在当代拉美的中介意义。但略萨在回复中把话题引向了教条的自由主义,他认为“年轻的作家们面临的真正危险不是阅读错误的文章,而是失去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1971年后,略萨已逐步转向对革命乌托邦的批判,但这种自由主义表达却回避了深入讨论小说与时代关系的可能。拉玛批评弑神者是因为其批评理念与时代脱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拉丁美洲 建造 重审 赫尔 巴尔加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