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美术创作动机逐渐降低的原因分析 论文.docx
《青少年美术创作动机逐渐降低的原因分析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美术创作动机逐渐降低的原因分析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美术创作动机逐渐降低的原因摘要:青少年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进行美术创作了?首先,青少年的批判意识逐渐增强,使他无法面对自己作品的幼稚。其次,不恰当的美术教学难以驱动青少年的创作。可能他不理解不同的美术作品背后有不同的的创作驱动力,也许是他在创作前没有受到恰当的启发,感受不到自己的个人经验或者经验太模糊,或者他是一个触觉型的孩子面对的却是视觉启发,也许这个启发与他距离太远,不符合他心理的需要。抑或是环境中的负面评价带来的压力。关键词:美术创作创作动机驱动力启发引言:在从儿童期到青春期这一阶段,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儿童都十分醉心于自己自由自在的涂鸦,以高度的热情,一遍又一
2、遍地用画笔或其他材料塑造着自己的想象世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孩子手中的画笔变得迟疑、胆怯。进入中学,特别是八年级之后,绝大部分孩子不再拿起画笔,直接放弃美术创作。这种随着年龄增长,美术创作动机不升反降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何青少年美术创作动机会逐渐降低呢?结合我的教学观察与思考,参考创造与心智成长(维克多罗恩菲德著)一书,就11岁之后的青少年群体创作动机逐渐降低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为方便表述,本文将2-11岁的孩子称为儿童,11-17岁称为青少年。本文所说的美术创作主要指绘画。分析如下:一、青少年自身批判意识的增强,使他无法面对自己作品的”幼稚。青春期处于从幼稚期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随着
3、身体的发育,青少年更加关注自己日益成熟的身体和心智,开始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并且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有所改变,因此,自然产生了带有自觉性的批判。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儿童在没有任何干扰下独立完成一件美术作品,他会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并兴致勃勃地向别人讲述画面的故事,尽管画面可能看起来一点儿也不漂亮。儿童在画里关心的是如何表现他自己的理念,而非画面所呈现的视觉美感。与儿童期艺术重视制作过程,忽视完成品不同,青少年日益重视完成品。当青少年意识到他想表达的事物和实际描绘结果(完成品)有差距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挫折感使他失去信心,而缺乏自信正是创造表现的致命伤。青春期的想象活动开始从不知不觉转变为有意识控制
4、的行为。儿童可以毫无拘束凭空想象,但青少年如果突然觉得他的彳亍为反应太过幼稚工或者他的,想象活动完全没有根据其结果通常是震撼的。该震撼的后果之一就是青少年停止他的创作。”突然出现的批判意识使他觉得他的表现方式过于幼稚、不成熟,因此他什么也不能画。这种突然出现的成人态度使他觉得他的画幼稚和可笑从而终止创作。”二、不恰当的美术教学难以驱动青少年进行美术创作。1 .青少年不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创作驱动力美术创作需要强烈的创作动机,没有创作欲望就不可能产生美术作品。“艺术品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精神、思考和情感的结晶,在了解产生创造的驱动力后,方可了解艺术品。”如果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上,对美术作品的赏
5、析只停留在分析作品的题材内容、构图、色彩、节奏韵律,教师没有向学生阐释美术作品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内在创作驱动力,学生就不能理解创作动机与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比如“为什么希腊雕塑表现对人体美最高的崇拜唯有想象一个母亲如何执着于美的概念,甚至不惜抛弃身体略有缺陷的婴孩。在表现成为艺术的主要考量时,理想造型就消失了。我们哭泣时,才不管哭姿美不美。4青少年必须明白:驱动力量是个人所有,各不相同,而美术表现源自个人经验。即使面对同一事件,每个人的感受体会也大相径庭,这种独特的个人经验造就了每个人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艺术表现因人而异,没有共同的倾向,最终呈现了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一旦青少年明
6、白美术创作的驱动力,他就不会执着于用写实的方式描绘外在世界,他才可能开始去体会自己的经验,并探索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他可能会采用意象或抽象的方式去表达他的主观感受和情感。2 .青少年没有受到恰当的启发(1)启发没有融入个人经验表现的欲望只会来自强烈的体验。如果一个青少年在艺术表现里缺乏信心,通常是因为对一项经验的体会不够深刻。如果一项经验过于模糊、不够深切,他将难以把自己融入这项经验中。如果青少年不能能深刻体会自己的经验,他将难以开始创作。只有当他越容易把自己融入一个提示的情境里,在人溺己溺的气氛里,才越能因了解而认同这个情况。这种经验的体会乃是创作最重要的前提之一。有两种经验皆可用来启发青少
7、年的创作:透过他人所得到的经验和亲身经历的经验。(2)启发没有兼顾视觉型和触觉型两种类型学生罗恩菲德将艺术表现分为两种类型:视觉型和触觉型。视觉型以眼睛为感知媒介,关注环境,把自己当作旁观者。触觉型则主要关心身体反应,重视主观经验。有约75%的人倾向于某一种类型。据实验发现,只有二分之一的人可以受益于视觉启发。其他人对视觉启发不是没有反应,而会倍感挫折。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依然以视觉启发为主,触觉型的学生被长期忽视。这两种类型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例如看到清洁工人在马路清扫,有人觉得他劳动的身体动态十分灵活,有协调的美,服装的桔色在灰色的马路和绿色的行道树的映衬下格外鲜艳;有人把他的工作感同身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少年美术创作动机逐渐降低的原因分析 论文 青少年 美术 创作 动机 逐渐 降低 原因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