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脑肌病的研究进展2024.docx
《线粒体脑肌病的研究进展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粒体脑肌病的研究进展202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线粒体脑肌病的研究进展2024线粒体病是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1.DNA,mtDNA)或核DNA缺陷,引起三璘酸腺甘(ATP)合成功能障碍,导致能砧来源不足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不包括其他因素导致的继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累及神经系统时称神经系统线粒体病。成年人mtDNA突变率为1/5000,核基因突变率为2.9/10万,H前已知的与线粒体基因有关的疾病达270种,且大多有神经系统的表现,国内目前缺乏这方面的详细流行病学统计数据。线粒体病在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但由于其临床特点比较隐匿且不典型;常常被误诊或延误诊断,因此提高对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尤其是
2、核共振成像(MRI)和基因检测结果是十分必要的.1疾病分型神经系统线粒体病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线粒体脑病、线粒体脑肌病、线粒体神经病、线粒体肌病。本文主要讨论线粒体脑肌病,其可分为以卜四种亚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1.Cncqjha1.omyopathywith1.actateacidosisandstroke-1.ikeepisodes,ME1.AS);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MyoC1.OniCepi1.epsywithraggedredfibers,MERRF);KCarnS-SayrC综合征(Kcams-Sayressyndrome,KSS)
3、;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Mitochondria1.ncurogastrointestina1.encepha1.omyopathy,MNG1.E)O2临床表现线粒体脑肌病各个亚型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但各亚型又有其特征ME1.AS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研究表明65%-76%的患者在40岁之前出现症状,大多有母系遗传家族史,其发病机制与一氧化氮(No)的缺乏有关。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头痛、脑卒中样发作(失语、偏瘫、偏巨、偏身感觉障碍等)、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恶心、呕吐、活动不耐受,患者多伴有身材矮小、智能减退、糖尿病、神经性耳聋,但匕述症状缺乏特异性,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后可致持续性、进行性
4、听、视、智力低F及运动障碍,最终可导致死亡。MERRF多见于青少年或儿童,其特征为肌阵变性癫痫伴小脑性共济失调,常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智能卜降、视神经萎缩、感觉神经性耳聋、肌无力和上睑下垂等。KSS多在20岁左右发病,常累及多系统,主要临床症状有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色索变性、心脏传导阻滞、生长缓拽、智力低下,可伴方脑脑脊液蛋白升高的痴呆。MNG1.E发病年龄跨度较大,5月龄-60岁之间均可发病,20岁之前发病者约占60%且临床症状明显,40岁后发病者临床症状较轻微C临床表现主要累及消化及神经系统,主要症状有胃肠道症状和恶病质,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胃肠功能障碍,小肠和胃蠕动障碍最为常见,腹胀、便
5、秘、早饱、腹部痉挛性疼痛等最为常见。周围神经病变以脱髓精改变最为常见,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可出现,脑白质病变也见于所有MNG1.E患者。少见症状方眼睑下垂和眼球各方向活动受限等眼部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早发性神经听力损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肝硬化乳酸血症等。3辅助检杳3.1生化检杳生化检杳中有临床提示意义的生要是血清和脑脊液乳酸值,其次还力肌酸激酶、乳酸脱氢能等。脑脊液及血清乳酸值升高最常见于MEIAS,其他类型的线粒体脑肌病血清及脑脊液乳酸值也可以升高或iE常,因此血清及脑脊液乳酸值对于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仅有辅助作用,不具有特异性。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虽敏感度较差,但对患者筛杳方很高特异度,
6、另外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1可以作为线粒体病籁查的敏感标志,但不能用于预测特定疾病的预后及发展。mtDNA编码柒门突变所致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可出现反宴肌红蛋白尿。线粒体脑肌病MRI表现多样,大部分信对称分布,游走性,多发性,与血管支配区分布布不一致,T1.主要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病变主要累及微叶、顶枕叶灰白质,甚至出现必底节区钙化、脑萎缩、脑室扩大。灰白质散在的异常信号,最常.见于KSS综合征,MNG1.E最常见的MR1.表现为脑白质营养不应改变。MRS波谱分析是目前唯一可以观察活体组织代谢产物及生化变化的无创伤性技术,MRS显示为乳酸双峰是ME1.AS的特征性表现.F1.AIR及DWI序列
7、可以更清楚地显示病灶位置及性质,MRA及MRV多表现正常,增强扫描无强化效应。3.3肌肉活检由于线粒体脑肌病很容易累及肌肉系统,以骨骼肌受累最为僧见,肌肉组织活检成为诊断线粒体脑肌病的重要依据,通常取近端肌肉组织行冰冻切片并进行组织学(HE染色)和褥学化学染色。光镜卜可见变性、坏死的肌纤维,Gomori三色染色可见破碎样红纤维(RRF)。RRF是线粒体脑肌病的特异性病理改变,但并非所有线粒体脑肌病均可出现RRF,最常见于ME1.AS、MERRF.KSS等。琥珀酸脱氢豚(SDH)染色通常呈阳性。电镜卜.可见线粒体体积、结构、数目异椎,表现为肌膜卜.、神经元胞浆中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线粒体大量堆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粒体 脑肌病 研究进展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