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足迹》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37页).docx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足迹》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3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足迹》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37页).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足迹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在木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音乐五年级第一学期人音版足迹单元组织方式EJ自然单元口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民族英雄的足迹欣赏歌曲、当头号五番奏嘎达悔林,认识人声:男低声2先烈走过的足迹学唱歌曲雨花布,学习:拍子指挥图示3抗口小英雄的足迹欣/合唱曲歌唱:小放牛郎,编创和表演音乐情景剧4新时代少年成长的足迹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学吹竖笛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围绕“足迹”的主题,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
2、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有机融入革命文化;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为核心的素养导向,强化学生情感价值体验。按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1 .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歌曲,让学生随着时间与音乐的流淌,一起回到那个年代、那段历史,让学生了解属于那个时代的音乐,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 .从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家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缅怀之情。3 .通过聆听叙事性的合唱曲,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让学生感受合唱魅力的同时,又从音乐表现上,为
3、学生根据角色和剧情发展,提供编创情景剧的想象空间,体会和表现音乐中的英雄形象。4 .通过两首歌曲的学唱,使新时期的少年儿童,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会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在风吹雨打中茁壮成长。5 .让学生在编创和表演音乐情景剧的过程中,学会创造、自信地表现和相互合作。并加深对主题“足迹”的体验与理解。6 .本单元学吹竖笛内容的编排,侧重理性层面的认知,使学生在前面实践的基础上,对竖笛:倍低音、低音、次中音、中音、高音、超高音竖笛;巴罗克式(简称B)竖笛C调音阶指法表,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二)教材分析1.歌曲嘎达梅林原是一首蒙古族长篇叙事体的颂歌,由安波记谱译配,于上世纪30年
4、代流传在东蒙北部。新中国成立前,东蒙人民受着封建王爷和国民党军阀的统治和压迫,歌曲内容是叙述蒙古族英雄、哲里木盟科尔沁旗人嘎达梅林(1892T931,嘎达是人名,梅林是官衔)领导人民群众,举行反抗军阀和王爷的武装起义,失败后不幸牺牲的故事。全曲具有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结构严谨,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力。语言声韵的抑扬与曲调旋律的起伏一致,情绪悲壮而沉重,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2 .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黄荟根据安波记谱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改编而成的,由第一马头琴、第二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倍低音马头琴组成的五部弦乐群,是中国第一张马头琴室内乐重奏
5、专辑中的第一首作品。乐曲旋律既抒情优美,又热情奔放。主题音乐的多次再现,将嘎达梅林对草原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行了清晰的描绘。3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歌曲采用叙事歌曲的体裁,颂扬了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歌风味,清纯、朴实,建立在羽调式上的旋律,气息宽广,婉转起伏。歌曲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七段歌词,但因音乐优美动听,富有概括力,感情容量大,使人百唱不厌,回味无穷。特别是在演唱中根据各段词意采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速度、力度等)进行表情处理以及多声部的和声效果,使这首合唱曲产生了更强的艺术感染
6、力。4 .歌曲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2/4拍,a小调,二段体结构,旋律纯朴、委婉。歌曲以第一人称深情地抒怀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默默地奉献,恰似小小石子铺起的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这是一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5 .歌曲我怎样长大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中的一首插曲,2/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对称乐句,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合唱部分,曲调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的曲调优美抒情,词意简练。歌曲借“小树”这一形象抒发了孩子们不怕困难、不怕风吹雨打、幸福成长的真切情感。(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革命先烈有着崇敬之心,对于先烈们的事迹也有
7、初步的了解,通过对爱国歌曲的学习,能进一步体会革命先烈的付出与牺牲。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镀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都有所增强。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对音乐的兴趣需要老师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来保持。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且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可以自主开展合作表演。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老师在教学中应渗透变声期噪音保护的知识。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简要表述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能听辨出男低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6 .能哼唱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足迹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足迹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37页 人音版 音乐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作业 设计 精品 案例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