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讲稿.docx
《国家安全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安全讲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内涵丰富,从区域划分有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从范围划分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从领域划分有军事、政治、经济、粮食、能源、科技、社会、信息、生态等等。国家安全既是一种客观态势,也是一种主观认知。客观上是指国家不存在外来攻击、侵犯的状态和现实,即国家有能力消除威胁,使国家处于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但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真正达到这一状态也就是说,国家只有相对的安全而没有绝对的安全。主观上则强调没有恐惧感,不担心
2、会有外来威胁。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安全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对国家抵制外来攻击和防卫自身安全能力的感知判断是否安全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力。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安全是一种互动状态,有时候一国的安全是以他国的不安全来保障的,即安全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当今世界,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
3、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神州大地基本上处于硝烟弥漫、生灵涂炭的战乱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也始终忙于应对各种各样的外部威胁和内部动荡,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1985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审时度势,提出了和
4、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判断,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迎来了40多年的高速黄金发展阶段。但随着中国国力快速增长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和改变,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塑与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大国形象的构建,引发了美国统治集团的焦虑,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呼声越来越强,遏制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政坛乃至整个社会的政治正确。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当今时代的主题究竟是和平与发展,还是对抗与冲突”?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必
5、须回答的中国之问,也是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互助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但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上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之间彼此很少有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程度越来越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应对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英国脱欧、美国退群、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单边主义
6、盛行,疫情的冲击加剧了“逆全球化思潮进一步扩散,这是全球化深层次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我们要高度警惕逆全球化,尤其要高度警惕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去中国化。中华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们努力争取和平与发展,但也要直面冲突,保障安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绝不退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入新时代,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长期存在且复杂严峻的。必须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祛疱、重典治乱,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
7、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2)二、维护国家安全,构筑人民防线(一)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也更加尖锐复杂,美西方对华渗透更加灵活和更具隐匿性,如以现代化之名进行“民主输出”,以文化传播之名进行“价值输出,披着学术、舆论、网络等形形色色外衣的各种m冯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文化
8、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以及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去价值化等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此起彼伏。意识形态领域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党的建设、外部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重大风险相互交织,形成联动效应,进一步加大了风险等级。同时,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隐匿性、分散性、去中心性等,使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高发区和前沿阵地。(二)文化安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领域,文化安全的前提是保护传统价值这些价值通过社会领域的精神、道德、历史、宗教等来体现。()国家经济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安全 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