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汤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docx
《保元汤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元汤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摘要:保元汤源于明代魏直所著博爱心鉴,为益气温阳之名方。系统综述了保元汤的古代与近现代研究,保元汤虽为临床疗效确切的古代经方,然其药效物质基础仍不明确。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五原则对保元汤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人参皂昔Rbl、Re、Rgl和芒柄花素、甘草酸、甘草昔、黄黄甲甘可作为保元汤的Q-marker。为保元汤的质量属性研究提供参考,助力于保元汤古代经方研究。保元汤最早记载于明代魏直所著博爱心鉴卷上1,为中医补气之经典方剂,具有益气温阳之效。该方由人参、黄黄、肉桂、甘草组成,方中人参性禀中和,益元气而生精血,善补脾肺之气,为君药;黄
2、黄味甘性温,固媵理而补元气,与人参相须为用,增强补气之功,为臣药;配伍少量肉桂,取其温通血脉、温肾补阳之功用;甘草味甘性平,可解毒又能补气中和,调和诸药,为佐使药2。保元汤为治疗元气虚弱的著名方剂,原是治疗小儿痘疮的基础方,现代临床常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3。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这一概念最早于2016年由刘昌孝院土提出,旨在解决中药质量控制指标与中药的有效性关联度低、质量控制指标专属性差等阻碍中药质量研究与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5。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围绕这一-概念进行研究,并对雷公三6菊花7、白术8、瓜篓9、大黄10、海马补肾丸11和桂枝茯苓方
3、12等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的Q-marker进行了研究和预测分析。本文拟对保元汤的药味考证研究和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整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依照Q-marker的“五原则”口引对保元汤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保元汤Q-marker的分析提供可靠依据。1保元汤考证研究1.1本草考证本草考证是通过对历代本草及相关文献的研究,确定核实各药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和基原,对于厘清中药基原的历史源流和变迁实况、保证用药的基本安全而言意义非凡口4|。药味本草考证通常从基原、产地、疗效变化、代用品和易混品等多方面展开。人参早在西汉时期就被用来治疗和抵御疾病,神农本草经15将人参列为上品,记载道:“人参,味廿,
4、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治智。久服轻身延年。”提示人参有安神明目之功效。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16中提及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治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久服轻身延年J算是对人参功效较为全面的补充。清代本草备要17称人参“大补肺中元气,泻火,益土生金。明目,开心益智,添精神,定惊悸,除烦渴,通血脉,破坚积,消痰水J这是古籍中首次清楚表明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这一功效,与保元汤益气温阳之功效相呼应。名医别录U8、本草图经19和本草纲目20对人参的形状有所描述,都表明人参三棚
5、五叶、根有如人形,这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21中记载的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一致。历代医家对人参的产地也有所记载。神农本草经15、名医别录18记载其“生上党山谷及辽东”,唐代新修本草22记载其产自潞州、泽州、箕州、幽州和檀州,证类本草23记载其产自高丽、百济和潞州,明朝本草品汇精要24H己载人参以辽东、高丽、上党者佳。综上,若以保元汤成方年代来看,保元汤中人参的道地产区主要在辽东和上党,即长白山和太行山地区。黄茁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5“黄耆,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痢;五痔鼠瘦;补虚小儿百病J黄黄的植物描述最早见于新修本草22,日:“叶似羊齿
6、,或如茨藜,独茎或作丛生J本草图经19则描述为“根长二三尺,独茎,作丛生,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扶疏作羊齿状黄苗质柔韧,皮微黄褐色,肉中白色J本草原始25中记载为“肉白心黄,仿佛人参防风J通过以上众多描述所显示的黄黄特征来看,宋代以后所用黄英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21所记载的蒙古黄黄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膜荚黄黄A.membranaceus(Fisch.)Bge.基本一致,因而保元汤中所用黄黄正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21所载黄黄。关于黄芭的产地最早记载见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18,称“生白水者冷,补
7、生蜀郡、白水、汉中宋时本草图经19载”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之J表明此时黄黄产地自四川中部移向陕西中部和宁夏南部地区。元代以后观本草求真26汤液本草127二书,可知黄黄产地逐渐移向山西。蒙古黄黄的说法始载于植物名实物考28“山西、蒙古产者佳。”据此推测保元汤中黄苗应该是膜荚黄黄,其道地产区应在山西一带。神农本草经15将甘草列为上品,“一名美草,一名密甘宋代本草图经19对甘草的植物形态做了详尽的描述:“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奈冬,结实做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色,上有横梁,梁下皆根也本草衍义29则对其一步细致的描写:“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元汤 研究进展 及其 质量 标志 预测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