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pdf.docx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pd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pdf.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眩晕的病因诊断对众多医生而言,始终是个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理论普及和协助检查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眩晕已能确诊11;但由于眩晕的发生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和内科等众多领域,有些病理生理等基础问题至今仍未能明确,部分眩晕的病因在理论上尚难明确,因此给临床实践带来困难。此篇专家共识着眼于常见眩晕的规范化诊疗,同时尽可能地全面概括少见眩晕的临床特点,此外,本文也将涉及部分头晕的内容。一、眩晕的概念和病因分类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摇摆感,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晕指的是自身不稳感;头昏指的是头脑不清楚感”1。眩晕和头晕的发病机制不甚一样,但有时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依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眩晕
2、往往分为四周性和中枢性,相对而言,前者的发生率更高;头晕既可以是上述疾病复原期的表现,也可以由精神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造成。四周性眩晕占30ao-soeto,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居单病种首位,其次为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晕占20%30%;精神疾病和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分别占15%50%和5%30%;尚有15c7025%的眩晕缘由不明1440儿童眩晕与成人有确定的医别,但总体趋势是:中枢性眩晕(主要是外伤后眩晕和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约占19%49%;单病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是:良性阵发性眩晕、外伤后眩晕以及中耳炎相关性眩晕9-12。二、国内神经科医生在眩晕诊治中
3、存在的问题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理论学问不足。首先表现在诊断方面,询问病史时缺乏针对性,经常遗漏诱因、起病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缓解方式等13.14,而70%80%的眩晕是可以通过有效闽诊两确诊或明确方向的。针对眩晕的协助检查设备有限、评判水同等有待提高,如眼蓝电图的检查过程不够规范;MRl检查部位的针对性不强;部分后循环脑血管狭窄的病例未行相关检查而漏诊。在日常诊疗中,眩晕经常被拘泥于几个原来相识就模糊的疾病,例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或笼统地称之为“眩晕综合征”。其次表现在治疗方面。由于不了解前庭康复的重要性,长期应用前庭抑制药物,延缓了前庭功能复原15.16
4、1;采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比率过低等。三、常见眩晕的病因及诊疗建议对于眩晕而言,四周性和中枢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协助检查、治疗以及预后等完全不同。鉴于此,卖践中将脑干、小脑神经核以及核上性病变所造成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反之,则称为四周性眩晕17.1aO(一)中枢性眩晕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体检可见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的体征;大部分中枢性眩晕的病灶位于后颅窝。临床诊疗需遵从神经科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须要强调的是,垂直性眼震、非共丽性眼震仅见于中枢性病变,无疲惫的位置性眼震常提示中枢性病变I3-I4o1 .血管源性:发病急骤,多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的结果。诊断及治疗均需
5、遵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19-21。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TIA:症状刻板样反复发作,表现为:持续数分钟的眩晕,脑神经、脑干、小脑或枕叶损害的症状全部或部分出现,发作间期无神经系统损害体征,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l)扫描无簇新梗死病灶。超声、TCD.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可确定推一基底动脉有无狭窄。椎蕙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目前VBl诊断过于泛滥,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否因此就能完全否定VBI这一名称,尚存在争辩知。有些学者否认后颅窝脑组织的缺血状态并主见取消VBI,而部分学者却持相反看法。香定和确定双方都缺少证据。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6、临床表现往往为两种状况。一种为眩晕、视力障碍或小脑性共济失调,另一种为患侧上肢无力、槎动脉搏动减弱和收缩压较健侧下降20mmHg(1mmHg=0.133kPa)以上。超声、TCD、CTA、MRA和DSA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是介入或手术重建锁骨下动脉的正常血流27。小脑或脑干梗死48,13.14:病初可出现发作性眩晕,常合并延髓性麻痹、复视、面瘫、面部感觉障碍等脑神经损害的表现,有时合并霍纳征。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发病早期DWI扫描证明脑组织梗死。可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包括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有时也见于基底动脉的深穿支病变。须要影像学检查确定。小脑
7、或脑干出血:轻症表现为突发性头晕或眩晕,体检可见小脑性共济失调,大量出血的更原期可出现头晕;需颅脑CT等影像学确诊。内科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需外科手术。2 .肿瘤:往往是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时影像学多能明确诊断,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13-14。小脑或脑干肿瘤: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脑神经和交叉性锥体损害,有时合并眩晕或头晕发作。桥小脑角肿瘤:常见头晕发作,可见小脑性共济失调、病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外展神经麻痹、面瘫等体征。病理上常见为听神经瘤、脑膜瘤和胆脂瘤。3 .脑干或小脑感染:急性起病,伴有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前驱感染史。除小脑和脑干损害的临床表现外,
8、有时出现眩晕.脑脊液学检查是主要的确诊依据;依据病原学结果,分别应用抗病揖剂、抗生素或激素等8,13-14。4 .多发性硬化:病灶累及脑干和小脑时可出现眩晕;眩晕表现没有特异性,可为位置性,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周。诊断和治疗参考NlCE标准,圳,5 .颅颈交界区畸形:常见CharJ畸形、颅底凹陷、齿状突半脱位等,可出现锥体柬损害、小脑症状、后组脑神经和高颈髓损害的表现,有时合并眩晕;瓦氏吁气动作有对可诱发眩晕。影像检查是确诊依据;需外科手术治疗13-14。6 .药物源性:有些药物可损害前庭末梢感受器或前庭通路而出现眩晕。卡马西平能造成可逆性小脑损害,长期应用苯妥英钠可致小脑变性,长期接触汞、铅、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眩晕 诊治 专家 共识 2024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