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清代徽州盐商与淮安河下之盛衰——以《淮安萧湖游览记图考》为中心.docx
《再论清代徽州盐商与淮安河下之盛衰——以《淮安萧湖游览记图考》为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论清代徽州盐商与淮安河下之盛衰——以《淮安萧湖游览记图考》为中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再论清代徽州盐商与淮安河下之般赢瞒览ie三考为中心20多年前,笔者曾多次赴苏北实地考察,其间收集到一批未刊乡土资料,后以此为核心史料,撰有明清淮安河下徽州盐商研究一文,对徽州盐商的组织形态、生活方式以及淮安河下之盛衰变迁,作了颇为细致的探讨王振忠.明清淮安河下徽州盐商研究J.江淮论坛,1994(5).。数年前,笔者又在上海图书馆获读淮安萧湖游览记图考一书。该书系由侨寓淮安的徽商后裔撰著,其中所述,亦多关涉徽商与淮安河下之兴衰递嬉,遂以此为中心,续作进一步的研究。(一)淮安萧湖游览记图考一作淮山萧湖游览记考(亦简作淮郡萧湖图记),刊行于光绪乙未(二十一年,1895年),为师竹斋藏本李鸿年山阳河下
2、园亭记续编“师竹斋”条:“王明经怡伯书室,在竹巷罗家大门北。宅中旧有厅事三,更于其西筑书斋三楹,前有竹数百竿,梧桐、芭蕉十数本,满径绿阴,斋后隙地养花草,以短篱卫之,有门更通住室。潘汉泉广文慰祖为书斋额,并跋云:竹与木石等耳,何足师?师其虚心也。昔人有句云:竹解虚心是我师。故怡伯大兄用以颜其斋。光绪甲申仲春,慰祖书。明经名全熙,邑诸生。”(淮安河下志山阳河下园亭记、续编、补编,“淮安文献丛刻”,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页563)据宣统续纂山阳县志卷十三艺文,另有王全熙师竹斋诗存。书中首列“邑人程钟袖峰氏”所撰的萧湖游览记。关于萧湖游览记的作者,宣统续纂山阳县志卷十人物记载:“程钟字袖峰,诸生
3、,性谨意,言笑不苟,课徒以洁身砥行,贻亲令名为要,家奇贫,审义利之辨极严。卒年七十四,里人私谥日贞介先生。”可见,“邑人程钟袖峰氏”为淮安人,字袖峰,别号竹西道人,是当地的一位读书人,以开塾授徒为生。从他被乡人私谥为“贞介先生”一节来看,其人在淮安一带具有颇高的声望。另据续纂山阳县志的记载,程钟著有竹西诗稿淮雨丛谈二卷、续二卷(宣统)续纂山阳县志:卷十三艺文Z.,其中,淮雨丛谈所涉及者,多是淮安一地的文献掌故程钟对于淮安一带的历史地理状况颇为留心,李元庚梓里待征录就提及咸丰兵燹,淮安河下惨遭焚劫,死亡枕藉。此后,“程秀峰明经钟搜罗成册,男女大小凡千余人”。程氏的讷庵杂著,还详细记录了捻军对河下
4、房屋的破坏情况。程钟所撰萧湖游览记一文的篇幅不长,其主要内容包括:淮郡旧城之北,联城之西,有萧家湖,亦称萧家田,又曰东湖,不知始于何时。当运道经由城东之时,此湖盖与城西之管家湖,城北之屯船坞,溪港交通,而波澜未阔。自联城东建,运堤西筑,中间湮下之地,乃悉潴而为湖,以成一方之胜概。湖之南,水田数百亩,中多菰蒲,渔艇往来,与鹫相征逐,滨湖居民,多食其利。其西则韩侯钓台,屹然而耸峙,俯临清波,东望无际。台之南,有御诗亭,亭后有陈烈妇墓。台之北,有漂母祠,祠侧有兼葭亭,游人多集于此,流连吊古,此萧湖南畔寥廓之境也。其中则石堤横亘,以便行人,蜿蜒数里,势若长虹。地上斫莲花,俗名莲花街,街跨数桥,以通舟楫
5、。极东处曰通城桥,稍西曰通惠桥。石堤之西端,均有茶亭,以憩过客。东曰惠照,西曰永裕。慧照亭之北为石观音庵,昔年有义丐吴姓寓于此,好行善事,亭中有碣书之。庵之西为郡厉坛,坛对平湖,遥望西城塔影,北门钟若拱揖然。坛之西不及半里许,有福建庵,宛在水中,地极幽僻。西过石幢,则至永裕亭焉,亭距荻庄旧址不远。其南为周宣灵王庙,新安旅人所建,以栖同乡之士,内有王梦楼太史所书碑版,人争爱玩。此介萧湖南北之中,而足资游眺者也。其东北隅曰郭家墩,又曰阮溪,今呼为三汉河,东达城濠,北接魁楼,烟水甚阔,昔时名园环筑于此,如明代之恢台园、绕来溪亭,国初之曲江园、梅花岭、止园、华平园、岭云阁、听山堂、晚甘园、依绿园、柳衣
6、园诸遗迹,今皆湮没无存,惟树色溪光如旧耳。湖之北涯则近古枚里,为居民稠密之地,有金锁闸以扼罗柳河之尾闾,有灵惠桥以集三城出入之船舫。龙舟则竞于午日,河灯则散于中元,小坝茶楼,晚风笛韵,普光禅院,落日钟声,每与游舫弦歌遥相应和,此萧湖迤北一带之风景也。萧湖位于淮安城西北隅,濒临古运河。此湖系因构建淮安城、筑垒浚濠而逐渐形成。萧湖一弯明镜,水波荡漾,芦苇丛生,菰蒲飘香,与淮安城之屋宇鳞密、市声喧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此,程钟接着指出:余淮人也,世居郡城外敝庐,去萧湖不远,常泛棹以入城,时临流而纵目,或当暑雨初霁,或逢寒雪乍晴,或春风柳绿之时,或秋水葭苍之候,见夫茫茫洲渚,渺渺烟波,不禁心旷神怡,
7、而俗虑为之顿释,岂必身游海上,始能移我情耶!客有寓是里者,爱萧湖之景,尝欲绘为一图,且缀以诗歌,俾湖山生色,其兴趣颇属不浅,余因作是记以遗之,时光绪丁丑七夕后二日。上揭的文字颇为优美流畅,由文中所叙可知,萧湖游览记一文是程钟为友人绘制的淮安萧湖游览图所作。文末的“光绪丁丑”,亦即光绪三年(1877)。作者程钟虽自称为“淮人”,但他的祖籍却来自徽州歙县。关于这一点,从其后的“注略”中可以窥其端倪。例如,在“荻庄”条下,程钟指出:家寿补太史沆,有荻庄别业。在普光庵对岸,本名白华溪曲,内有铁梅庵漕帅所书“五老宴集处工“铁梅庵漕帅”即漕运总督铁保,此人字治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
8、72)进士,刻有怀清斋帖,据说在道咸年间曾被誉作北京的“四书家”之一关于这一点,前人颇有异议。有人就认为,虽然清道咸间,北京有“成、文II、翁、铁”之称,但实际上铁保的书法相当拙劣,之所以有名,完全是因为他的地位。,此人行事颇为风雅,与淮安河下徽商一向过从甚密。另据道光歙县志、民国歙县志等书记载,安东籍人程沆,字濯亭,一字少泉,号晴岚,原籍歙县岑山渡,乾隆二十五年恩科乡试举人,癸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土,后任编修。另,“晚甘园”条日:“家尊江先生别业二尊江先生亦即程茂李元庚.山阳河下园亭记“晚甘园”条Z.,此人为知名学者程梦星之侄,著有吟晖楼古文晚甘园诗钞等。所谓家,也就是指与程钟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淮安萧湖游览记图考 清代 徽州 盐商 淮安 盛衰 游览 记图考 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