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得:让年轻干部从“小笔头”走向“大笔杆”.docx
《写作心得:让年轻干部从“小笔头”走向“大笔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心得:让年轻干部从“小笔头”走向“大笔杆”.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写作心得:让年轻干部从“小笔头”走向“大笔杆”在大家的印象中,写材料是机关工作公认的“苦差事”。过去常说,写材料的人是“政治上的红人、工作上的苦人、生活中的穷人、家庭里的罪人”,虽有一定夸张成分,但也不失贴切。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是必具的核心素质,而写材料这种“苦差事”,恰恰是提升年轻干部核心素质最有效的一种磨砺和淬炼。近年来,广陵区委研究室持续加强年轻一代“笔杆子”的培养,随着越来越多年轻血液的涌入,我们已经形成了以80后为骨干、90后为主力的文字梯队,整支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会。一、鼓起“敢
2、写”的勇气,实现从“不会写”到“我能写”的转变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一部分年轻干部一提到写材料就畏难发愁,提笔千斤重,弃笔一瞬间。特别是区委研究室,平时文稿数量多、标准高、要求严,也变相增加了他们接受文字工作的心理压力、抵触情绪。因此,对于年轻干部文字能力的培养,我们最先做的就是帮他们克服“怕”的心理,鼓起“写”的勇气。一是解剖麻雀,教方法。年轻干部虽然学历高、脑子活,但很多从事文字工作的都是专业不对口的“跨界选手”,刚接触材料基本都是懵懵懂懂、心里没底。所以,我们充分发挥文字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老带新方式,将文稿背后的逻辑立意、框架搭建、文字表达、经验技巧等进行“全流程
3、”解析,帮助年轻干部迈过“开不了头”的第一道坎。二是常态调研,熟区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对文字人而言,没有调查就写不出接地气、有血有肉的好材料。我们鼓励年轻干部多走出去,直奔基层一线、项目现场、企业车间,每月开展2-3次微调研,每季开展1次专题调研,并对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形成调研成果进行分享,让他们在常态化调研中既熟悉区情,又磨练文笔。两年来,由年轻干部操刀的各类调研文章近50余篇,涵盖医疗机构改革、养老产业发展、古城保护复兴等多个方面,为区委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三是肯定成绩,树信心。年轻干部写材料第一怕不会,第二怕被否。通宵达旦、绞尽脑汁“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写作 心得 年轻 干部 笔头 走向 笔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