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与佛道僧人交游简考.docx
《钱谦益与佛道僧人交游简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谦益与佛道僧人交游简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钱谦益与佛道僧人潮简考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常熟人,世称虞山先生。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明史赞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矮”,其在文学、史学、佛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成就。明朝末年,讲佛谈禅是文人雅士最喜好的生活趣事之一,而钱谦益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熏陶,由葛万里编,胡文楷撰的清钱牧斋先生谦益年谱提到其十五岁时就在父亲钱世扬的指示下读楞严经,之后就拜了雪浪洪恩大师为师,并逐步走向了学经释佛的道路。经过不断的学习和领悟,钱谦益对佛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开始对当时混乱的佛学思想进行肃清,对当时的狂禅之风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2、和振佛之道。他认为佛经是佛教教义的根本大法,只有返回佛教经典,明经释教,才能真正的扭转当时的不正佛风。由此,他开始注释楞严经,最终完成了一部佛书著作楞严经疏解蒙钞,除此之外,他还著有般若波罗蜜心经略疏小钞二卷、注释Z金刚经,并写了宗教史方面的景教考、释迦方志辨、续辨等有关佛学的著作,由此也奠定了钱谦益佛学研究的崇高地位。当然,钱谦益和这些佛道僧人交游不是亳无缘由的,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上文所说的受当时讲佛谈禅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当时其家乡常熟一地崇佛敬佛活动的影响;二是受其家人的长期熏陶,主要是其祖母、祖叔父及父亲的影响,在程嘉燧的常熟兴福寺志中记载了很多钱谦益家族扩建寺庙的事
3、例。此外,谦益在六十一岁时,为破山寺撰写的序文中,曾说:“余为儿时,每从先君游破山寺。长而卒业,壮而缚禅,栖息山中,往往经旬涉月。”1(P319)三是钱谦益向佛学靠拢是为了寻求一种解脱,尤其是在仕途上遭受多次打击之后,钱谦益一心注疏楞严经,专心做学问,过着一种隐居的闲适生活,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办法。一、憨山德清大师憨山大师(15461623),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憨山、云栖、紫柏、蒲益)之一,且为中国近代禅宗最大的成就者。俗姓蔡。憨山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山学习禅法,后又学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著有法华经通义、庄子内篇注等十余种,涉及佛、道、儒三教,其门徒还汇篇了憨山梦游集五十
4、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憨山于天启三年(1623)圆寂,享年七十八岁。憨山大师与雪浪大师同为无极大师的弟子。万历二十三年因崂山寺藏经牵涉皇室内部矛盾,发配广东雷州,过了20年的充军生活,以一名犯人的身份修复六祖慧能开山道场曹溪寺。万历四十二年接恩诏披剃还服,漫游各地,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在苏州与钱谦益见面并相交。钱谦益自称为“海印弟子”,为他写过很多文字,如憨山大师入塔四首,之后还为憨山大师作了憨山老人梦游全集55卷、憨山大师真赞等文。钱谦益还撰有憨山大师庐山五乳峰塔铭,收集在初学集卷六十八中。有学集卷四十五杂文中有海印憨山大师遗事记,篇幅之大,叙述之详细,可见钱谦益对憨山大师的生平是
5、非常清楚和了解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钱谦益与憨山德清的关系密切,交游往来频繁。但是在有文字记载的两人真正见面的记载是在憨山大师曹溪肉身塔院碑云:万历丁巳月,(憨山)大师东游莅三峰,然灯说戒。汉月师请坐堂上,勘辩学人。余与汉月师左右侍立。诸禅人鱼贯而前,抠衣胡跪,各各呈解。大师软语开示,应病与药,皆傥首点胸,礼拜而退,厥后争开堂竖拂,开化一方,今亦多顺世去矣。2(P1253)钱谦益列朝诗集憨山大师清公小传对此事也有记述,云:“师之东游,得余而喜曰1法门刹竿,不忧倒却矣。灯地月落,晤言覃覃,所以付嘱者甚至。”3(P700)两人最多的是书信的往来,而书信往来讨论的最多的一件事情是有关明初大学士宋濂的宋文
6、宪公护法录一事。因为护法录代表了明太祖对佛教的肯定,以及宣传了宋濂“佛教经世”的思想,这是钱谦益所欣赏和追求的,更是憨山德清大师对钱谦益的期望,他希望钱谦益能通过佛教来拯救时事。有此事而起,使两人的交游则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二、雪浪洪恩大师雪浪法师(15061565年),明代僧人,名洪恩,字三怀,号雪浪。十二岁剃度为僧,从师于无极湛法师。雪浪法师聪慧灵敏,精通儒学经史,专修禅法,为明朝弘传华严学之一代诗僧。明万历三十六年(1607)圆寂,时年六十三岁,著作雪浪集。在钱谦益六、七岁那年,他随父亲拜见了雪浪大师。雪浪俗姓黄,讳洪恩,在明代佛教贤首宗里,他是堪称精通佛法的一流禅师,在当时名噪一时。钱
7、谦益被大师接见后,被大师收为佛家弟子,这便是钱谦益与佛结下不解之缘的初始。在钱谦益会试落第之后,他还和李流芳去无锡谒见了雪浪禅师,由此开始涉猎华严经,不断向佛学深入。初学集塔铭二华山雪浪大师塔铭云:“余自毁齿,即获侍瓶锡。丁未,偕李长黄扣师望亭。瞻向之余,心骨清莹,始悔向者知师之浅也。”1(P1573)这里的“师”就是雪浪大师。雪浪洪恩大师和憨山德清大师是同门师弟,两人虽然都肯定了佛教的救世的重要性,但是两人在性格和现世学问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雪浪洪恩大师更注重社会技能的使用,更具有文人的洒脱。钱谦益起初对雪浪洪恩大师很有偏见,其在跋雪浪师书黄庭后云:余少习雪浪师,见其御鲜衣,食美食,谭诗顾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钱谦益 僧人 交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