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学前教研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docx
《区域学前教研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学前教研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区域学前教研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作者简介:原文出处:成才(武汉)2018年第20189期第6T7,46-50页期刊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复印期号:2019年01期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教研机制的实践研究胡慧(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一、公益普惠教研机制概念的解读公益普惠是学前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公益普惠教研机制指区域学前教育的教研工
2、作要秉承普遍、公平、公益的原则,面对全区所有公民办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体现教研服务的普及化、全免费、网络依口制度化,采取公带民”的教研模式,实现区域有效教研的广覆盖和优质发展。公益普惠教研机制由区域教研部门主管,在临近地域内,由一所公办幼儿园担任领衔园,负责带动一所或多所民办幼儿园的教研工作。公办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的园本培训I、教研管理、教学研究方面进行指导、引领和帮扶,其行为特征是公益服务、个性服务、长效三务与持续服务。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自开展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教研机制的探索以来,主要探寻了强园引领、合作引入、优势引带、资源引通、效益引动的五引式公益普惠教研机制的实施,力求形成公益
3、普惠教研的燎原之势。二、公益普惠教研机制的实践与探索(一)强园引领,建立点片连带机制1 .以片区优质公办园为中心,建立片区“引带网络。我们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点”优先建设,选择有广泛共识的面大力推进,在区域范围内深化合作。自2014年起,武昌区教育行政部门印发了武昌区学前教育联园发展同盟建设实施方案,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片以示范性公办园为领衔园,示范园园长为牵头人和管理者,采取公办+民办和1+N”的方式组建了片区“公带民”联园发展同盟。各领衔园制定了公带民”联园发展同盟三年规划,公、民办园间每年还要签订联盟协议。通过行政部门的推,公办园的领,民办园的跟,形成了片区“引带”网络。(如图1所示
4、)。2 .以民办园发展需求为核心,顶层设计合作计划。公益普惠教研机制是武昌区教育局向社会提供的一项制度性公共产品,我们加强了合作机制的顶层设计,让公民办联盟园共商合作、统筹协调、制订合作计划。初步构建了实地调研审视差异集中问题一共定专题一拟定计划的实施步骤。一是实地调研。公办园深入到联盟内的民办园,对民办园教研现状、师资水平、办园条件等进行了解,实地调查园所情况。二是审视差异。针对公、民办幼儿园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开发差异间蕴藏的教育资源,找到公、民办教研工作的“结合点。三是集中问题。联盟园管理层根据前期调研和问卷调查情况,梳理和集中几所结对的民办园面临的共性问题。四是共定专题。同盟园共同协商
5、通过剖析盲点找到生长点,达成共识,确定每学期联盟教研的主题。五是拟定计划。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由公办园设计制定每学期的联盟计划,并征求民办园的意见进行完善。比如,A公办园下到联盟的民办园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A公办园发现民办园普遍教研活动比较低效,大家对教研活动有很多困惑。民办园A教学园长提出教研活动到底要研什么,我们很难把握;民办园B老师提出教研活动中,不知道怎么去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民办园C管理者提出,对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流程不是很清楚,目前自己园所开展的主要形式就是上一节观摩课,大家评议一下,感觉这样的教研活动不规范,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展等等。公办园的教研管理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而归
6、纳出民办园对于开展教研活动都还在起步阶段,对其基本的结构设计和流程都不清楚”的共性问题,最终形成了合作计划框架。3 .创互通互融模式,建片区开放格局。区域协作秉持的是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因此我们片区公、民办联盟教研涉及到了片区内每一所民办园,不设门槛、没有壁垒,并且采取有效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进区域互通互融教研模式。定期座谈机制一从纠错到究错。每学期开展一次手拉手、话教研”幼儿园园长、教学园长教研座谈会:一是营造轻松的氛围,消除园际间、园长间的陌生感;二是明确联盟教研工作的宗旨;三是领衔园园长从以前座谈只找问题纠错误”的形式转变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形式,公办园与民办园园长进行面对
7、面沟通,帮助民办园分析出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提高民办园园长对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认识。定点送教机制一从定地点到定生长点。送教上门送教下园是我们常规的帮扶模式,但以往的这种帮扶活动是公办园有什么课就送什么课,送教的内容比较广泛,没有针对性,没有根据联盟教研计划中的主题开展。五花八门”的送教课让民办园老师没有对一个问题或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思考,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因此,我们尝试由以前只定送教的地点扩展到定研究点、切入点、困惑点等关系民办园教育质量的“生长点,将这样的送教活动融入到民办园日常的教研工作之中,切实让民办园教师受益。园际项目共同体教研机制的实践探究以武汉市黄陂区学前教育区域教研为例朱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学前 教研 机制 建设 实践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