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资源
(共5167
份)
用时:20ms
-
咳嗽诊断与鉴别诊断培训试题1、下列关于咳嗽、咯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O单选题A.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B.咳嗽伴有大量痰液时不宜使用镇咳药C.无痰干咳的患者不宜使用祛痰药D.咳嗽初期应立即使用抗生素(.
-
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用药有哪些规律?(I)药用多补。调整阴阳、补益脾胃、滋肾填精是抗老延年的重要保证。(2)药剂平和、用量偏小。老年疾病特点是多脏器病变,征象复杂,故配方宜平和。老年人体弱、耐受力差,脾胃.
-
中医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急性扁桃体炎是咽部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急性卡他性和急性化脓性两种。前者炎症仅限于扁桃体表面黏膜。全身表现有低热、疲劳、食欲缺乏等;局部咽痛,可见扁桃体.
-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强心药的应用一、洋地黄1.药理作用洋地黄(digitalis)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相对延长舒张期,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这是强心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理基础。由于心肌.
-
中医乳腺增生病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本病的临床表现以乳腺肿块.
-
半身不遂兼患侧肩部疼痛者如何推拿治疗半身不遂日久,肩关节废用,极容易导致肩部软组织粘连,出现主动或被动运动时疼痛,活动受限,患者可用健侧上肢对患侧进行自我按摩。(1)患者取坐位,以健侧上肢施行手法。(.
-
医院鼻疗患者护理常规【概念】鼻病是鼻前庭、鼻尖、鼻翼单个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相关知识】(一)常见病因1 .挖鼻或拔鼻毛损伤了鼻前庭皮肤。主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 .继发.
-
分辨患者是睡觉还是昏迷的措施1、睡着是一种休息状态,而昏迷是各种原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后,患者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和环境的一种病态,致残、致死率极高。昏迷状态下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而睡眠状态对外.
-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推进我县医养结合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医.
-
涂药法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二、目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三、适应症:中风后肢.
-
一.诊断本病种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委员会1991年制定的情感性(心境)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以及2000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诊断。二.中医治疗(一)实.
-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O70)。(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
-
原发性高血压(眩晕)诊疗方案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症状见头晕、头痛、头胀、颈部僵硬、耳鸣、肢麻、心悸等。本病属.
-
优势病种诊疗常规制定与运用:(I)专科获建、验收年度、2013年优势病种诊疗常规数量201120132014优势病种名称1:肺癌肺癌肺癌优势病种名称2:食管癌食管癌食管癌优势病种名称3:胃癌胃癌胃癌优.
-
中医针灸学试题及答案一Al型题1 .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阴阳十一脉灸经C.针灸甲乙经D.针灸资生经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答案:LC2 .甲乙经成书朝代及作者是A.唐代一孙思邈B.
-
中医诊断学试题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胸(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J”,错的用“X”,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 .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
-
眩晕疗效分析总结一、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西医诊.
-
中医推拿学试卷(E)L以下哪种手法不是“正骨八法”之一A摸B提C按D推E拍(B)2根据推拿应用目的的分类,哪一项不是A医疗推拿B生活推拿C保健推拿D运动推拿E康复推拿(B)3小儿推拿的适宜年龄是A3岁.
-
中医带状疱疹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水痘疼痛性皮肤病,中医称“腰缠火丹”“蛇串丹”“蜘蛛疮”等,临床表现为群集成簇性丘疱疹、水疱,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
-
中医小儿发热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小儿高热亦是儿科临床常见急诊之一。患儿易出现神昏、惊厥、甚至死亡。二、治疗方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