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一实验一 微藻的培养基配制微藻的培养基配制 一、实验目:一、实验目:掌握微藻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掌握微藻的培养基配制方法。以海水单胞藻培养液通用配方以海水单胞藻培养液通用配方“f/2”为例为例二、实.
-
第三章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 第三章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第三章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2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第二节 细.
-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细胞生物学一、显微镜的发明与细胞的发现一、显微镜的发明与细胞的发现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有细胞学诞生。1、1604年,荷兰眼镜制造商Janssen制作了地球上第一台.
-
1.1.核糖体的形态大小核糖体的形态大小l颗粒状颗粒状, ,无膜包被无膜包被( (非非膜性细胞器膜性细胞器) )。l大小:大小:15-2515-25nmnml游离于细胞质基质或游离于细胞质基质或附着于.
-
第九章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是细胞通过生长和分裂而产生子代细胞,增加细胞数目,并使子细胞获得与母细胞相同或几乎相同遗传特性的过程。通过细胞增殖,个体得以生长发育,生.
-
CELL BIOLOGY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 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第三章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第四章第四章 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第五章.
-
系统生物学简述系统生物学简述什么是系统生物学?什么是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以整体性研究.
-
v 第一节 人的生理衰老v 第二节 衰老的理论和假说v 第三节 人体各个系统的衰老与常见病第五章第五章 衰老生物学衰老生物学第一节第一节 人的生理衰老人的生理衰老v一、衰老的科学含义v二、衰老的特征v.
-
合成生物学中底盘生物的构建与功合成生物学中底盘生物的构建与功能模块的集成表达能模块的集成表达第九章第九章 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背景人类基因组计划1990年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
第三章 微生物与微生物的关系 一 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二 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一 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1节 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正性关系正性关系 负性关系负性关系.
-
种种 子子 生生 物物 学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物学种种 子子 生生 物物 学学第一节第一节 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 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作物(林木)种子的形态结构主要作物(林木)种子的形态结.
-
第三节第三节 神神奇奇的的微微生生物物微生物微生物细菌细菌真菌真菌病毒病毒特特点点形体微小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体内不含体内不含叶绿素叶绿素一、细菌1、个体大小:个体比病毒略大些,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
-
第四节第四节 神神奇奇的的微微生生物物微生物微生物细菌细菌真菌真菌病毒病毒特特点点个体微小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体内不含体内不含叶绿素叶绿素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非典病毒.
-
第四节第四节 神奇的微生物神奇的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细菌细菌真菌真菌病毒病毒特特点点个体微小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分布广泛,适应性强适应性强1. 病毒的形态病毒的形态2.病毒的组成结构病毒的.
-
第四节第四节 神奇的微生物神奇的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细菌细菌真菌真菌病毒病毒特特点点个体微小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分布广泛,适应性强适应性强1. 1. 病毒的形态病毒的形态2.2.病毒的组成.
-
微生物微生物细菌细菌真菌真菌病毒病毒特特点点个体微小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体内不含体内不含叶绿素叶绿素细细 菌菌 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列文虎克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常用光学.
-
生生 物物细菌细菌真菌真菌病毒病毒特点特点个体微个体微小小结构结构简简单单体内不含叶体内不含叶绿素绿素(低低)微生物微生物植物植物动物动物病毒病毒细菌细菌真菌真菌形状大小形状大小结构特征结构特征营养方.
-
细菌、真菌、病毒细菌、真菌、病毒、一、一些原生动物些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草履虫、变形虫等等)和藻类、衣原体、支原体、和藻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微生物微生物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
-
第二章第二章 瘤胃微生物种类与生长瘤胃微生物种类与生长1.瘤胃微生物发酵与其它发酵的比较 项目 瘤胃的发酵(饲料) 优质青贮发酵 酿造发酵pH值 6.0-7.0 3.8-4.0 4.5-5.6微生物种.
-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内容简介o概述o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 o辐射危害的机理 o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o电离辐射对人体损伤效应的影响因素o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o 随着随着X射线诊断学、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