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资源
(共31749
份)
用时:49ms
-
第一讲冷热与温度02一1 .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2 .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例1:判断水的冷热程度,以下方法更.
-
第二讲热胀冷缩1 .温度计中的液泡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热膨胀,液柱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冷收缩,液柱就会下降。例1:我们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利用.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寒假预习重难点知识点第4课电磁铁同学们,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我们迎来了寒假生活,为了能够在新的学期中能够胸有成竹,借助这寒假的时间,让我们共同预习一下新的知识.
-
第三讲植物开花了%;祖皮1 .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则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花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例1判断题:番茄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答案:2 .只有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植物才有.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含答案1.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练习一、填空题1、动物、植物等都是由组成的。2、大多数细胞非常小,需要借助才能看清。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4、肌细胞形状是o二、判断题,对的打.
-
专题5人体司令部专项复习(单元活动框架)刺激与反应从刺激到反我们的大脑认识刺激与反应。人的反应有快有慢。运动员反应速度人体有本能反应。了解神经系统组成。神经信息传递路径。不同部位皮肤敏大脑也会出错。学.
-
第四讲植物结果了%;祖皮1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大多数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例1植物的繁殖器官有()C.花果实叶)开始的。A.花果实种.
-
第二讲幼苗长大了1 .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例1:连接根和叶部分是()A.叶柄B.根C.茎答案:C2 .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
-
第一讲种子发芽了必知铲立1 .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番茄种子一般不容易发芽,要提前做好栽种试验和温水浸.
-
专题5人的呼吸和消化专项复习(单元活动框架)人的呼吸和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作用。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人的呼吸咸,而+古411B出一福感MUJ颔占做关于呼吸的实验。,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
上册:一年级: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内容。“走进科学”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科学。“用感官观察”单元,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
-
致远实验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一)活动时间:2017.2.20王持人:*参与:全体教师活动记录:*活动主题:如何让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活动目的: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交流彼此的经验与想法,共同探讨教研主题。活.
-
观察时间2023.12.01-12.22观察地点(区域)螺母区观察年段XXX观察对象XXX、XXX、XXX、XXX、XXXX材料投放情况各类螺母材料观察方式(定点、定人、定材料等)群体定人、定点、定材.
-
考后三部曲朱晓萍(桐乡市洲泉中学305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滋味大家是深有同感的吧?这种心情正是发生在令人讨厌的考试之后。考试不会每次都如人所愿,更多的是令人不满的结果。考试完.
-
老师教育教学计划2024年(30篇)老师教育教学计划2024年(通用30篇)老师教育教学计划2024年篇1一、指导思想:依据章丘市教体局、镇教育办一年新任教师培养管理办法,为强化对新任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
输出1到100之间所有的偶数usingSystem;classProgram(staticvoidMain()(for(inti=1;i=100;i+)(if(i%2=0)(Console.Write.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2 .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3 .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于生命.
-
第二单元举办我们的阅读大会【打开一扇窗】一排排搭石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一根根荆条传颂着将相间千古的佳话一条条地道粉碎了敌人毒辣的扫荡一串串数字突破着人类对速度认知的极限历史长河中这样的故事、人物很多.
-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花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花钟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花钟这一课紧扣主题,主要写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的现象,并探究和分.
-
统编四年级上册随文说话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篇文言文。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本课是本册教材的第二篇文言文,主要讲了有名士王戎幼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