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牛弘不问”典故漫话〔161〕.docx

    • 资源ID:897633       资源大小:327.9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牛弘不问”典故漫话〔161〕.docx

    “牛弘不问”典故漫话(161)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牛弘不问。语义:原指隋代尚书牛弘,其弟酒后射死他的驾车牛,其妻两次告状,他都不以为意,只简单回应说,做成肉干好了,仍没事似的,专心看着书。意为,牛弘品德高尚,智谋高超,用一句简单的话,堵住妻子的口舌,对弟弟讲究悌道,不责醉中过,维护兄弟亲情。这是著名的中华德育故事。明人冯梦龙认为,牛弘处理家庭事故时,善于在纷繁事态中,处之以静,化繁为简,一句话解决问题,态度泰然,游刃有余,具有上等的大智慧。牛弘说:我忘了圣旨出处:1、唐魏征等隋书牛弘传;2、明冯梦龙智囊上智部通简牛弘;3、当代中华德育故事第九、牛弘不问。二、隋文帝时,牛弘主管礼乐图书牛弘(公元545610年),字里仁,安定鹑辄(陕西长武县)人。牛弘,出身官宦之家,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容貌魁伟,生性宽厚。北周时,历任文职,专管文牍,撰周帝起居注,很有美名。581年,隋代周立,他历任常侍、秘书监、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为文炀两代帝王信臣、能臣。隋朝初年,国家文献典籍,历经数百年分裂动乱,或散佚,或焚毁,损失严重,不复齐备。牛弘呈请开献书表,建议面向民间,开设献书之路,尽快收集散佚图书,做好文化典籍的收娥保护工作。隋文帝纳谏,及时下诏,献书一卷,赏绿一匹,一时间,收获颇丰,藏书猛增。平陈以后,南朝典籍也及时收藏归档。牛弘此表,总结了前代图书散佚历史。他把孔子删诗、书,认为是“书厄”之源,尔后列举史实,从秦始皇焚书,一直梁武帝焚书,概括为“五厄”,提出著名的臧书“五厄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组织人力,编次皇家藏书,并进行补续残缺,抄录正副三本,工程浩瀚,功绩巨大,凡三万余卷,并与王邵等学者,共编开皇四年、八年、二十四年四部目录,三部类书,对文化事业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他擅文学、通律令,又受命主撰大业律,计18篇500条,奠定隋以后各代刑律基本法则。史家公认,隋朝是古代藏书的一个鼎盛期。牛弘立功甚伟,晋封奇章郡公,食邑1500户。开皇三年(583年),牛弘任礼部尚书,撰修仪礼,成书百卷,为古代著名的礼仪典籍,通行当时,影响广远。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开皇九年,牛弘又奉诏令,制作音律。他与姚察、虞世基等人,借鉴诗经雅乐,创作乐府曲调,填写时兴歌词,制定宫廷新声,撰成五乐府,完成一代新音律新歌曲的制作。先前,牛弘曾上书,进谏修明堂、办太学,但因国家草创,无暇操办,没被接纳。这时候,国事就绪,牛弘遵文帝诏命,编撰历朝明堂史,评述兴衰得失。史料翔实,评论得体,文帝非常敬重他。于是,借鉴历史经验,国家修明堂、办太学,又举明经、兴科举,初定国家分科考试、分级取仕、不分门第、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从而,正式取代了魏相陈群制订的、魏晋以来,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三、炀帝时,牛弘得杨广亲重杨广在太子宫时,多次给牛弘送书、赠诗。杨广继位后,于大业2年(606年),任牛弘为大将军,后改任右光禄大夫。次年,牛弘随同炀帝,设计礼仪,指挥祭祀,拜谒恒岳。下山后,炀帝设家宴招待他,肖后作东,礼遇亲重。大业六年,牛弘又随同炀帝巡游,不幸在江都去世,享寿66岁。炀帝哀悼,追赠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号“宪牛弘一生,勤奋敬业,忠厚宽容,荣宠平顺,建功颇丰,也留下不少典故、轶事,垂名青史,流传民间。隋炀帝与肖皇后四、“牛弘不问”典故本事牛弘,博闻强识,酷爱读书,勤勉质朴,严谨自立,皇帝宠信,同事尊敬。在家庭中,他也是一位品德高尚,讲究孝悌的好家长。其弟牛弼,却不类兄,不够严谨。他酗酒贪玩,惹事生非。这天,牛弼喝醉了酒,神志不清,稀里糊涂,竟然把哥哥驾车上朝的牛,给射死了。这是一次偶发家庭事故。不过死了一头牛,在他这样的家庭,也不是太大的损失,是提得着,扛得起的。当时,牛弘正在书房看书,其妻突然跑来,告诉他说:“小叔发酒疯,把你拉车的牛射死了J牛弘闻言,稍加思索,便眼盯着书,头也没抬一下,平静地说出处理办法:“腌成肉干吧。”其妻显然心里有气,又说:“小叔突然射杀你的牛,你不觉得太奇怪了吗?”话中的挑拨意思,牛弘当然听出,但他回避了,不予理睬,仍然轻描淡写地说:“已经知道了。”脸色很自然,没事似的,又专心看着书。他的意图很明白,要宽宏大量,不责其弟醉中过,他还要用泰然回应的态度,充消其妻心中怒火,维护家庭和谐,保护好兄弟之间的孝悌亲情。大家知道,在家庭关系中,兄弟如手足,兄长如长父,爱护教导弟弟,是兄长的天责,而兄弟不睦,往往多是听了妻子的话;妻子娶自外姓,她对丈大之外的人,没有什么特别关系,只维护丈夫利益,因此,处理家族事务时,做兄长的有主见,才能保持天伦情份。所以,妻子纵然有时小心眼,善于挑拨,搬弄是非,无奈男人宽和待弟,礼敬兄长,讲究孝悌,就是不回应,又岂能离间亲密无间的骨肉之情呢?这就是著名的“牛弘不问”美德典故。明人冯梦龙,又从事实出发,发幽探微,把这个典故,从讲孝悌美德,上升到智谋学说。他认为,牛弘讲悌道时,能从宏观上思考问题,着眼于家庭长远的利益,不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善于在纷乱的事态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居高临下,处之以静,化繁为简,干干脆脆一句话,就扫却了妻子的多少口舌,泰然处之,游刃有余,是“无心而合。又“切肖其局”,达到用智的最高境界,是为“上智”,即谋略学中最高级的谋略,智慧中的大智慧。真知灼见,启迪后人。“牛弘不问”古画五、牛弘憨厚质朴的其它轶事牛弘,他勤勤恳恳,质朴憨厚,忠以侍君,仁以待人,讷言敏行,大智若愚。他自始至终,都得到皇上的信任,同事的敬佩。有一次,皇上叫他宣布圣旨,他走到阶下,面对群臣,却脑子一片空白,不知要说什么,只好又登上台阶,退回去拜见皇上,惭愧之极,坦率道歉:“我忘了圣旨。”皇上见状,竟忍俊不禁,替他解围说:“传几句话,这只是点小才,你都不行,看来你不是当宰相的料了J他聪明绝顶,却又愚笨木讷,质朴坦率,大智若愚,大臣憨厚如此,皇上能不放心吗?大将军杨素大将军杨素,位高权重,凭着才气和富贵,往往看不起人,轻侮大臣,只有对待牛弘,自始至终,都客客气气的,以礼相待。这一天,杨素就要领兵出征,去征讨突厥了,行前他到太常府,与牛弘话别。临走时,牛弘送行,可走到府署中门,就停下脚步,不再送了。杨素自认是贵客,牛弘隆重送行,才符合自己身份,可没想到,老朋友只当一般人待,心里不平衡了,他只好自我解嘲:“我大将出征,特来话别,你倒轻忽,为什么不多送一截路呢?”牛弘说:“我酒喝高了,送你到门外,谁再把我送回呢?”终没应所求,只是拱拱手,让他先走。杨素苦笑笑,自言自语,感慨地说:“奇章公是老学者,时人仰慕,他还真应了诗经所言,'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J”意为,牛弘大智若愚,为常人所不及,赞叹之情,溢于言表。不久,牛弘也受大将军,任职吏部尚书。当时,尚未实行科举,他按例行规则,选拔人才,可他自订细规,先看德行,后看才干,重在审查。结果,所进人员,德才兼备,推心委任,大多称职。时评,隋朝选官,牛弘见识远大,最为公正。六、牛弘功高德劭,“大雅君子”牛弘,功高德劭,而他车驾朴素,衣饰一般,生活俭朴。他身材魁伟,须髯飘拂,举止沉静,气度旷远,是一位儒雅君子。他笃志于学,嗜书终生,公务虽繁,也手不释卷。他勤勉能干,埋头苦干,憨厚质朴,正直可靠,讷于言而敏于行,忠诚侍君,宽厚待人,是一位忠臣、能臣、重臣。他一生都做文案官员,从外府记室,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同事尊敬他,皇帝宠信他。在隋朝众臣中,能够自始至终,得到两代皇上信任的,也只有牛弘一人而已。因此,他荣宠当世,平顺终生。牛弘著作:牛奇章集陕西长武三贤祠牛弘塑像牛弘一生,酷爱读书,又勤奋写作,著作颇丰,有周史18卷、隋朝仪礼100卷、开皇律30卷、大业律18卷、牛弘集(诗文)12卷等。今有牛奇章集传世。魏征在隋书中评论:牛弘一生,好学博闻,钻研苦读,学优而仕,潜心为官,“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家之典章。澄之不清,混之不浊,可谓大雅君子矣J牛弘,他不仅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陈存选2022、10、28

    注意事项

    本文(“牛弘不问”典故漫话〔161〕.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