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青海省海东地区汉族传统民居调查研究.docx

    • 资源ID:1899318       资源大小:233.6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海省海东地区汉族传统民居调查研究.docx

    青海省海东地区汉族传统民居调查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海东地区部分汉族民居空间布置、建筑材料、节能抗震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旧式”与“新式”民居对比分析,提出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应重视地方材料的开发利用、加强建筑抗震性能、开发清洁绿色能源和提高对民居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庄廓院的特色,从而为当代农村建设中如何传承民居地域文化起到指导作用。关键词青海,汉族民居,节能,抗震1青海省汉族区位分布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其中以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为世居主体民族,它们分布在省内不同地区。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共有汉族人口282.33万,将近80%分布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各民族自治州内也有少量分布一一以迁移型的和居住在城镇的居多.其总体分布呈现为大散居、小聚居的特征。2青海地区汉族传统民居特色为了适应青海干燥寒冷的气候条件,当地的不同民族共同创造了古朴的庄窠式传统民居。庄廓是海东地区的代表性建筑形式,也仅为青海省所特有,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河煌流域。2.1 汉族庄窠式传统民居模式图1庄廓院基本模式图2乐都地区百年庄廓院实图青海汉族传统典型的庄窠院坐北朝南,以一户独立一个庄窠为基本单位,面积约0.07hItf,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四周砌筑45m高、8090cm厚的版筑夯土墙,墙上无窗,夯土墙比院内建筑高约1m,南墙正中辟门,大门严密厚实,院内四周靠墙建房。以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中间留出庭院,院中设置花坛,种植花草树木。房屋用木构架承重,黄土平屋顶,带有檐廊,使房屋与庭院融成一体,形成土墙平顶的四合院式民居。2.2 庄廓院落布局类型所谓庄廓院,本质上是由高大的土筑围墙、厚实的大门组成的四合院。由外而内依此为:院墙,房屋,庭院,整座院落布局以庭院为中心,以正房为主体,院落具体布局与居住者喜好及家庭经济状况相关,常见庄廓院类型有以下四种:2.2.1 一合院:由坐北朝南的正房与三面围墙组成的院落;2.2.2 二合院:两侧由正房、单侧厢房,或由正房、附属用房组成,再与两面围墙围合而成的院落;2.2.3 三合院:由正房、两侧厢房、一侧围墙组成的院落。2.2.4 四合院:以正房为主体,沿院墙四边围合建造,院落中央形成天井式院落。一令院平面二合快平面三台院平面四合般平面图3汉族传统庄廓院中常见院落布局形式庄廓型民居以户为建筑单元,一户一庄廓,若干个庄廓围墙相互共用或紧靠而形成庄廓群,由若干个庄廓群和一些公用设施通过道路相连,构成村落。2.3 松木大房即为居民正房,一般布置在庄廓院的北方。传统正房是以松木柱、梁、檀作为房屋承重结构,夯土或土坯为围护墙体,房屋正立面以精细木雕进行装饰,因此称之为松木大房。构图一T图5东都某户大房实图传统正房坐北朝南,是整个庄窠院落中轴线的最高点,它建于Im高的台基上,高于院内其它房屋,在完全由单层建筑组成的庄窠院中,正房的体量自身高大于庄窠内的其它建筑。其面阔三间或五间,进深两间,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青海汉族常见主体建筑按平面形式分三类:“廊檐”式(见图a):即房屋前设有通长的前廊;房前仅有挑檐而无廊子,当地称“一出檐”式(见图b);图c)oa“檐廊式”图6建筑单体平面形式L”形:常位于正房两侧,当地俗称“钥匙头”式(见50mm泥15OmfnP/我上IOmm“麦7"40mm”蝴技E图7屋顶做法详图2.4 平缓屋顶青海属典型干旱少雨地区,受此影响,当地传统民居普遍采用平缓屋顶,坡度比为5%7%o组成通常为木结构的承重梁、柱、楝条等,屋面椽子上密布细木条,上铺厚厚的麦草,再覆盖20cm左右厚的黄土泥。图8屋顶做法实图2.5 砖木门楼即在庄廓院南墙或东墙建造一座砖木门楼,门楼一般以青砖砌门墩,镶木板门扇,小青瓦为门顶,精细木雕作构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住户的宗教信仰与美好愿望。2.6 建筑节能技术做法青海传统庄窠民居是很有代表的生态建筑形式之一,虽然在科学技术应用上显得简单和原始,但它能通过这一建筑形式反应出当地居民在漫长的高寒、多风沙的气候环境中,为了防风防盗、自然采光,坚守内向的生活观念,不断优化进取的生存智慧。(1)庄墙用当地丰富的黄土夯筑成高大厚重的院墙,墙身底部厚,向上渐薄(墙顶厚度为0.3m左右),庄窠墙高出屋面,冬季刮冷风时可在“庄窠”内形成负压区,从而保证庭院内空气的相对稳定,最终目的为减少建筑的热损失;并且墙体随着地区的海拔增高而加厚,且墙体上不开窗,能减少热量的传导与散失。(2)在建造庄窠时先打起“庄窠”墙,再建房屋的承重结构,最后砌筑各个房屋之间的隔墙,房屋的后墙就与相邻的庄窠墙各自独立形成了“两张皮”的结构形式,当地群众常常将这“两张皮”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从而在“庄窠”墙与房屋后墙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夹层,对房屋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此外,草泥屋面的热传导能力较弱,并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它可直接获取太阳的辐射热并予以储存。(3)青海民居的房屋讲究坐北朝南,主要生活用房设在南向最佳位置,所有房屋均向内院南向开设门窗,在建筑北向的墙上一般不开窗户,或开小高窗,仅用于夏季通风,多数图10庄墙对风的作用图11庄墙形成的空气夹层居民在冬季用草帘或土坯将其封闭,减少冬季寒风的侵袭。在房屋的南向则开大窗,不但采光良好,白天还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能,提高室温。窗上设棉、毯子等材料做成的保温帘子或窗板,白天卷起,晚间放下。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保温效果的确很明显。2.7 不同建筑结构筑抗震效果分析2.7.1 土木结构瓦房平房此类房屋采用土墙支撑木屋架,墙体为土坯、土块砌墙,或土夯墙(干、湿打垒墙);屋盖及梁为木整个屋面和屋架在水平晃动时所产生的横推质结构O这类房屋由于屋架放置在外纵墙上,力靠外墙承担,所以强度问题比木架房屋突出O对于木橡直接搁在无垫木山墙上的房屋,楝下墙常常被压酥,如果墙体不够坚固就容易出现开裂、图12土木结构屋顶坍塌实图屋架折断等破坏。这种房屋在地震时大多发生中等程度的破坏,主要是墙体出现裂缝,特别是窗间墙和房屋的端部墙体裂缝较宽,破坏严重。墙体内外墙有咬槎砌筑的房屋破坏一般较轻,未咬槎的墙体会出现许多垂直裂缝,尤其是在外墙的转角处裂缝极为普遍,严重的会造成局部倒塌。2.7.2 砖木、石木结构平房成木结构房屋是以砌筑黏土砖墙体作为承重墙,门窗及屋顶为木结构的单层及多层房屋,部分房屋设有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一般砖木结构房屋采用木质屋顶,受力楝条搁置在横墙上,墙体承担着承重、抗剪以及满足构造要求。因此只要节点处不破坏,都可以有效地起到抗震作用。2.7.3 砖混结构平房由砖墙承重或砖柱承重。该结构房屋基础以砖、片石砌筑成条形,主体结构以砖砌体为主,楼板、屋盖用预制板或现浇制作。一般设有圈梁、构造柱、配筋砖带等构造措施加固抗震作用。尽管砖墙体本身的抗压强度较高,但其韧性却较差,抗拉抗剪强度较低。从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分析,其强度问题比木屋架房屋突出。因为这类房屋的屋盖搁在外纵墙上,整个屋面和屋架在地震晃动时所产生的横推力仅靠外墙承担。如果墙不够坚固,就易出现开裂、折断等不同程度的破坏。纵墙最典型的破坏形式是靠近山墙处出现斜裂缝、房屋中部沿窗台通常水平裂缝、墙体倒塌导致屋顶塌落。所以强度问题的关键在于墙,稳定性问题主要在于各部位的连接。3青海海东地区汉族传统民居的新发展图13:皇源新式砖混房(1)传统民居的庄墙由夯土筑成,取材选自当地特有的黄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用砖或石材代替黄土筑墙.(2)随着人们对抗震节能意识的增强,居民将主体建筑由土木结构转为成木,甚至成混结构。传统木屋顶具精美雕饰,现如今,由于木雕价格昂贵和人们对时代潮流的追求,很多居民逐渐弃置木屋顶而改用现浇屋顶,仅有部分居民还保持木屋顶雕饰,但墙体基本不用夯土材料了,且木雕逐渐向砖雕发展。(3)为了克服冬季寒冷,传统取暖工具为烧煤炉与烧农作物秸秆的火炕,现在逐渐演变为水暖与地暖。在主体房屋檐部增设玻璃暖廊,以此充分利用高原日照,从而增大房屋蓄热、保温功能。图15煤炉火炕地暖设备玻璃暖房(4)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青海新农村建设地区为响应国家政策,逐渐引进绿色清洁能源,如沼气、太阳能。图16:太阳能路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4青海海东地区汉族传统民居实地调研课题组分析了青海省汉族分布,多次深入青海东部河涅及周边地区进行调研,主要以乐都、互助、涅源、涅中等地为重点考察对象,现将各地区调研资料依次呈现如下。4.1乐都曲坛乡磨台村旧式民居该户现居六人,主要以务农为生。其院落布局相对紧凑,主体建筑相对较少。主体建筑主要集中在北侧,东面设猪圈和厕所,大门设置在西侧,总占地面积约为197Itf,花费约为12万元。正房砖木结构,瓦屋顶,单坡排水。客厅居中,上下各设为卧室与厨房用地,客厅挑檐部位设宽1.5m的玻璃房,其上设有盆栽观景植物,再向外为0.6m的檐廊。正对客厅辟一定面积的绿地,其中植有观花赏景植物,同时还种有蔬菜,以供给日常食用。院落中设有自来水管,不设太阳能用器,冬季以烧煤和火炕取暖,该户不设沼气池。图17磨台村院落平面图图18磨台村院落实景图4.2乐都曲坛乡磨台村新式民居该户为六口之家,院落由西、北两侧主体建筑与东、南侧夯土庄墙围合而成的庄窠院落形式,总占地面积约为254Itf。正房坐北朝南,建房已八年,当时花费2万元。其客厅居中,左侧设卫浴与储物共用房,右侧设一突出卧室。卧室突出部分连接正房设宽1.5m的玻璃暖廊,暖廊左端安置休息床。西厢房为新建房,用材与正房相同,皆为砖木结构,木屋顶部位刻有雕花,皆为单坡。北房与西厢房设置宽Im的连通檐廊,厨房设置在西南角,大门紧挨厨房。院落中辟有绿地,现做菜园之用。猪圈设在东南角,其下不设沼气池。该户使用自来水和太阳灶,冬季仅以火炕与暖炉取暖。4.3乐都岗沟乡崖湾村旧式民居图20磨台村院落实景图该户为二进套院,整座院落占地约为477Itf。外院内设一开间13.9m、进深2m的储物间,大门设置在东南角,外院围墙皆由夯土筑成。内院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的四合院落。正房坐北朝南,客厅居中,左右两侧用木隔断隔开,分别用做卧室和储物间,此三间房皆为砖木结构,其木屋顶檐廊部位刻有精美雕饰,雕饰内容有花草鸟兽和佛八宝。在挑檐部分做了宽1.6m的玻璃暖廊,以增大建筑采光、保温蓄热功能。西侧建筑为以前正房,现已基本废置,全用做杂物间。此二间房亦海囹硼熏居但春先铺上红砖,再以泥:2合崖海新麒南陵景檐部向外挑出约1.5m,檐下椽子之间塞满用塑料包扎的作物秸秆,以此来降低木屋顶冬季透风而导致的寒冷。西侧两间全为新建砖混房屋,花费约2万人民币,为厨房,下为一卧室。内院中辟有一定面积的绿地,其中植有桃、梨等水果树种和一些观花植物,夏季绿树成荫,娃紫嫣红,利于观景和纳凉。该户院中配置有太阳灶和自来水设备,冬季仅以火炕和暖炉取暖,不养牲畜,也无沼气池。4.4乐都岗沟乡崖湾村新式民居图24崖湾村新式民居实景图图23崖湾村新式民居平面图该户六口之家,以务农为生。整座院落是由西,北两侧主体建筑与围墙围合而成的院落,总占地面积约为287Itf。北房与西厢房地基抬高1.5m,并设连续通廊。北房正对大门为客厅,两则各设一卧室。左侧卧室外设宽为1.6m的玻璃暖廊。西北角设一独立卫浴卧室,西厢房主要由客厅和卧室组成,主要供年轻一辈居住。北房与厢房皆为砖混结构,北房已建10年,西厢房建房2年,一共花费16万元。院落中布置对称两花池和一花坛,毗邻花坛为自来水井和太阳灶。东侧设一驴棚,但无沼气池。该户无地暖设施,且太阳灶基本废置不用。4.5互助红崖子沟马圈村旧式民居该村主要以土族民居为主,而这户是民国时

    注意事项

    本文(青海省海东地区汉族传统民居调查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