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发展基础和规划背景(一)县医疗卫生资源状况3(二)县健康水平状况4(三)县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四)县丑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6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发展目标10(四)主要指标11(一)医疔卫生资源优化13(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16(三)公共卫生能力提升19四、(一)(二)(三)(四)(5)(四)卫生要素和平台建设27加强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32演化部门防同,形成推进合力32完善保障机制3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支持力度33积极宣传推广3334五、规划的实籁与评价(一)规划的领导与实施34(二)规划的监测评价与情仃34“十五五”是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是推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引下,按照国务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健康(2030)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根据国家、省、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立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县建设旅游城市发展战略,站位大卫生、大健康格局,以形成“健康”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落脚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规划背景(一)县医疗卫生资源状况2025年末,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77个,其中医院8家,乡镇(街道)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9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6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综合监督执法局1个。拥有床位1704张,卫生技术人员1937人,按常住人口统计,每千人拥有医院编制床位6.42张、执业(助理)医师2.39人、注册护士3.3人。通过多年建设,县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提升。县、乡、村三级协调运作体系架构能有效应对各类公共卫生疫情和突发事件;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的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实施多元化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结构完整,”30分钟医疗服务图”基本打造形成,县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形成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县级医院为主体,民营医院、诊所、医务室为延伸的医疗服务网络,能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2025年,乡镇卫生院设备达到标准化配置,医疗服务能力基本达到标准要求;县级公立医院通过开展提质达标建设,综合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县人民医院已经成为县域医疗服务中心。县已具备相对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资源的规模、水平和利用情况总体良好。(二)县健康水平状况通过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2025年,本县户籍人口寿命达到77.64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5岁),也高于省平均水平(省人均预期寿命76岁)。婴儿死亡率763%o,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到1.06,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三)县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虽已形成,但相对优势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县级医疗机构,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总体医务人员技术层次不高、医疗设备设施不优,与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差距过大。导致居民大病小病都往县城医院跑,基层医疗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医患不平衡现象明显。2 .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仍未形成,县、乡医疗机构,公立、民营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差异化机制不健全,服务提供缺乏连贯性。乡镇医疗资源匮乏、医生医疗水平低,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弱,不能满足农村基本医疗需求。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兜底”功能不足,导致推行分级诊疗基础不稳。3 .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在编在岗人员不足,聘用编外人员多,队伍不稳定,医疗卫生机构负担加重。2025年末,全县核定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647名,在编559人,空编88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临聘人员数均超过在编在岗人员数。各医疗卫生机构为了确保工作的基本运转,聘用了大量的编外医务人员,因工资待遇偏低,聘用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二是医疗卫生专业高层次人才不足,提供优质服务面临的困难多。“好的留不住、差的出不去”,县级医院临床骨干医疗人才短缺,乡被卫生院麻醉、影像等专业人才缺乏,大部分村级卫生室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信息应用能力偏弱,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分级诊疗工作。三是乡村医生老龄化、存在队伍断层,后继乏人的问题。由于乡村行医条件和环境落后,乡村医生对从医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有所下降,年轻医生不愿留在村里服务,不愿跨村、跨乡镇服务,不愿到边远山区服务。4 .保障机制不够。财政投入与地方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服务需要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部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些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仍显不足。县人民医院能力提升工程、县疾控中心搬迁新建项目工程、县妇幼保健院搬迁新建项目资金缺口较大,还贷压力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也因达标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改善造成不同程度的资金周转困难。二是我县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临聘人员未全部纳入全县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医疗卫生机构支付聘用人员工资的经济压力大,直接影响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消行政性事性收费后,聘用人员的工资、日常办公经费、部分业务费等目前无经费来源。三是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县人民医院在编在职人员每年每人定补2万元,大部分人员工资均由业务收入弥补,医院所需发展资金基本由医院自身承担,运行举步维艰。四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互通还存在一定难度,面向群众的健康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五是我县扶持民营医院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地见效不足,不能有效引导民营医院形成良性发展。5 .公立医院改革整体推进不足。竞争性的人事制度和激励性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进缓慢。各种改革措施尚未配套,进行改革的难度较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尚未全面建立及落实。(四)县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 .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1)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给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卫生健康事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部分。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市作为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县作为近郊县,医疗卫生桥头堡建设规划、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将为提升县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2)2025年全面脱贫和建成小康社会带来发展新机遇。全面脱贫和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要求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必将加大对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必将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基层设施,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带来发展新机遇。这场抗疫斗争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为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国家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开展新冠肺炎、鼠疫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和能力建设、疫苗冷链能力建设、基层疫情防控能力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杳干预能力提升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县级公立医院医防结合能力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提升和人才培训、院前医疗急救能力提升、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等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4)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扣富民强县的目标,坚持稳中有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惠及民生,深入实施“33553”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转型、扩城、种树、育人、修路、富民六项重点工作,积极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滇中经济区东南新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对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为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2 .面临多重问题挑战。(1)人群卫生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剧。当前,县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面临多重问题挑战。一方面,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越发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新发传染病以及传统烈性传染病的潜在威胁加剧。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医疗安全、饮用水安全、职业伤害和环境问题等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更加突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及社会安全事件对公共卫生保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难以提供优质服务,导致人群卫生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剧。(2)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各级卫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人均医疗费用明显增长,医药卫生管理职能过于分散,各部门协作难度大,控费问题成为难点,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公立医院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加大,推进社会力量办医与良性发展还需加大力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仍需巩固完善。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差距较大。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居民健康水平等差异较明显,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3)服务人口进一步增加。近年来,我县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14%。,推行三孩政策后,人口数将大幅提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预计外来常住人口也将增加。2025年末,我县常住人口达到24万。再加上每年350万左右的短期停留人口(游客),服务人口进一步增加,将对我们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加快,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老年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等卫生服务需求将日益增加。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H一届十一次全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服务和融入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按照“23521”发展思路,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建设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与时俱进、问题导向,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县域人口健康水平为宗旨,围绕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和县情,以促健康、转方法、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显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二)基本原则1 .坚持保障基本,促进健康公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县居民提供,让人民群众共享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果。2 .增强改革协同,全力攻坚克难。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进政策协同和制度创新,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化解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3 .促进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利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