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运用“乌梅丸”的临床经验.docx

    • 资源ID:1872964       资源大小:10.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运用“乌梅丸”的临床经验.docx

    中医运用“乌梅丸”的临床经验乌梅丸是伤寒论收载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等的重要经典方,以其缓肝调中、清上温下功效而受到后世医家重视。特别是时代发展的当下,过敏性疾病多见,许多医家以乌梅丸为主治之,效果较好,而且积累了丰富临证经验。著名老中医*教授,在应用乌梅丸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以之用于治疗呕吐、久泻,都取得很好效果,值得借鉴。*(1922-2019)男,河北乐亭人,中医学家、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中医肾病专家,首届“*师”之一,历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现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内科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技术顾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出版脉学刍议临床经验集*临证经验荟要*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8部。伤寒论乌梅丸除治蛔厥外,又主久利,笔者根据乌梅丸组方配伍之特点,治疗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久利(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颇为有效,兹录两案如下:一、呕吐(神经性呕吐)张某,女,51岁;口渴多饮,水入即吐三个月。确诊为神经性呕吐,经用和胃镇呕降逆之剂均无效。体质消瘦,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胸部灼热,遂之即呕吐,长期不进饮食,所吐出皆痰涎黏液,伴有恶寒,手足厥冷等症,脉象沉弱,舌苔白腻,血红蛋白8克。综合脉证分析,当属足厥阴肝经证。伤寒论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内经谓“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少阳者肝中所寄相火也,肝中寄有相火,相火亢奋夹肝气上冲,足以消渴,气上撞胸,胸中疼而且热。肝经疏泄失常,气上冲逆足以呕吐不止。肝与肾脂膜相连,肾阳衰微则厥逆恶寒。综合本案为肝热肾寒、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证,宜乌梅丸原方变汤剂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药用:乌梅20克,细辛5克,桂枝15克,人参15克,附子片10克,川椒10克,干姜10克,川连10克,黄柏10克,当归15克,半夏15克。初服1剂,头次药皆吐出,两次药后未吐,仍自觉气上冲但力已弱,连续服药5剂,气不冲亦未出现呕吐,能进少量饮食,精神略振,手足转温,仍小有恶寒,唯痰多咳即恶心、头痛、胃院不适,脉沉弱,舌苔白尖赤。此相火见敛肝气平,肾阳渐复、脾胃得和,已见效,继以上方加瓜萎仁15克,茯苓15克、麦冬15克。连进上方4剂,呕吐消失,手足已温,能进适量饮食,痰减少、胃皖舒,精神转佳,脉象沉中带有缓象,舌苔薄白,继续调治而愈。按通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拓宽了乌梅丸应用范围。本方组成以乌梅为君,与连柏椒姜桂附合用,酸敛辛散苦降并调,其功用为抑肝清热,温助脾肾之阳以驱寒,寒热平调故能收效。张锡纯谓:“厥阴病多呕吐者,因其疏泄之力外无所泻,遂至蓄极而上冲胃口,此多呕吐之所以然也。”乌梅丸抑肝实乃调和肝之疏泄使其条达复于常,自不致蓄极而上冲;和脾胃温肾则用苦以降之,辛以温之,酸敛,辛开,苦降熔于一炉,配伍之妙令人叹服。二、久泻(过敏性结肠炎)王某,男,15岁。泄泻两年余。经检查无器质性改变,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脐腹部隐痛绵绵无休止,下泻黏液便,日45次,有时78次。腹胀,食欲不佳,体质消瘦,倦怠乏力,面色白、口干不思饮,舌边红苔白腻,脉象左右弦缓无力,辨证为肝胃热,脾肾虚寒,寒热错杂证,宜乌梅丸加味主治。药用:乌梅20克,细辛50克,(此疑错,考察多篇原文都如此,谨慎看待)桂枝15克,附子片10克,川椒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广木香7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川朴10克,白术15克。初服2剂、大便由黏液变流、日泻78次,病孩家属恐惧,认为大便次数增多,恐药不对症,故来询问。但病孩泻后腹部舒适,疼痛减轻,此寒热郁结得化而下行,告以无妨可继续服药。3剂后腹已不痛,日大便12次,继以此方化裁,连服10剂,大便日1次,不滤无黏液,已恢复正常而愈。按本案腹痛、胀满、泄泻两年余,历经治疗或补或消皆未取效,余辨证根据其腹痛胀泻下滤而夹黏液,舌边红苔白腻,脉象弦等,定为肝胃热,脾虚不运、肾阳虚微、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用乌梅丸化裁,抑肝清胃温脾助肾阳,温清并用故能治愈。笔者用乌梅丸化裁治疗久泻甚多,大多有效,其辨证标准在于寒热夹杂证候,如下泻夹有黏液、舌质红苔白腻为肝胃温热,腹痛胀满则属脾胃虚寒。方中药物皆从脏腑入手,如乌梅、白芍平肝抑肝,连柏苦寒清胃和胃,干姜、附子、桂枝等温脾肾之阳,参、术健脾以助运化,合之以治肝脾不和、上热下寒之久泻利。乌梅丸配伍用酸辛与苦降,辛开与温补,相辅相成以治寒热错杂之证。仲景对病机错综之证,必用错综之药,有针对性治疗而取效。今人每以经方药简著称,实际仲景用药不以单纯以简为目的,而是因证施治,如麻黄升麻汤,鳖甲煎丸、薯前丸、风引汤等,皆药味多,但配伍严谨,理法方药浑然一体,药味多而不乱,故能效捷力宏,此经方之特色。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运用“乌梅丸”的临床经验.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