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建筑评价标准.docx
《零碳建筑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碳建筑评价标准.docx(5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CECST/CECSXXX-202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零碳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standardforzerocarbonbuildings(征求意见稿)*出版社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零碳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standardforzerocarbonbuildingsTCECS*-2024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24年XX月XX日XXXX出版社2024北京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戈J的通知(建标协字20221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
2、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分7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指标、碳排放核算、检测与监测、评价等。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邮箱:sunshinekyt)。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53.1
3、一般规定53. 2评价方法与等级54评价指标63.1 室内环境参数64. 2建筑碳排放指标64. 3建筑碳抵消指标85碳排放核算105. 1一般规定105. 2设计阶段碳排放核算105. 3运行阶段碳排放核算105. 4全过程阶段碳排放核算106检测与监测126. 1一般规定126. 2室内环境与设备系统检测126. 3能源与碳排放监测127评价147. 1一般规定147. 2设计评价157. 3运行评价157. 4全过程评价16附录A建筑碳排放指标计算17用词说明24引用标准名录25附:条文说明26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
4、irement53.1 GeneralRequirements53.2 AssessmentMethodandRating54 AssessmentIndex64.1 IndoorEnvironmentParameters64.2 BuildingCarbonEmissionIndex64.3 BuildingCarbonOffsetIndex85 CarbonEmissionAccounting105.1 GeneralRequirements105.2 DesignPhaseCarbonEmissionAccounting105.3 OperationPhaseCarbonEmission
5、Accounting105.4 WholeProcessCarbonEmissionAccounting106 MonitoringandTesting126.1 GeneralRequirements126.2 IndoorEnvironmentQualityandEnergySystems126.3 EnergyConsumptionandCarbonEmissionMonitoring127 Assessment147.1 GeneralRequirements147.2 DesignPhaseAseessment157.3 OperationPhaseAseessment157.4 W
6、holeProcessAseessment16AppendixACalculationofBuildingCarbonEmissionIndex1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241.istofQuotedStandards25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61总则.o.为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法规政策,提高能源效率,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提升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引导建筑逐步实现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低碳、近零碳、零碳与全过程零碳的达标性评价
7、。1.0.3民用建筑的低碳、近零碳、零碳与全过程零碳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低碳建筑lowcarbonbuilding适应气候特征与场地条件,在满足室内环境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且碳排放指标符合本标准第4.2.1、4.2.2条规定的建筑。2.0.2近零碳建筑nearlyzerocarbonbuilding在实现低碳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建筑本体降碳水平、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且碳排放指标符合本标准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评价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