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专题课例设计初探.docx
《《汉字》专题课例设计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专题课例设计初探.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汉字专题课例设计初探关于课题的阐述,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教学背后”,其实是指这样进行教学的研究思路原因,也就是说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与教案、课堂实录、案例、经验论文不同,课例的根本特征:以课堂教学的学科内容为载体,以某个小的研究问题为主题,讲述的是一个实际发生的课堂教学实例背后的故事:而且,教学实例的整体思路相对完整,可以看出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授课过程或如何改进的过程,可以看出这样上课或者改进课堂的理由和原因是什么,当然也会有理性的提升和概括。“课例”
2、与“课例研究”的区别,好比教案与教案设计的区别。前者指最后产生的成果形式是一个“课例”,后者把形成这个成果的过程称为“课例研究”;前者是静态的结果表达,后者是一个研究的动态过程。所以通常我们说“课例研究”往往指的是“做课例”的过程,说到“课例”往往指的是成果表达形式。上海教科研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在行动教育中提出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三关注两反思”行动教育。该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支持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承接这三个阶段的是专业引领下的两轮合作反思:一是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二是反思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
3、获得的差距,完成新理念向行为的转移。针对一个课例,小组成员先个人分别写出简单教案,对教学与学法进行初步构思,力求自己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出课改理念;之后交流各自的设计思路,形成一个核心教案;最后,组员轮流上课,并对每堂课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再设计、改进方案,从而在行动反思中实现连环跟进。在备课过程中,每一交流、反思都有一定的要求:第一次交流、反思注重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处理,对学生基础、差异、需求的了解,对教学策略、技术的选择,对教学情境的设置和安排:第二次交流、反思注重设计的理念,教学的亮点和问题,学生获得的实际效果。两次反思连接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个人据己有的经验对课例的理解一一属原行为阶段
4、;同伴交流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教学设计一一属新设计阶段;课堂实践后关注实施效果的行为调整一一属新行为阶段。课例研究的过程,无论是备课、观课,还是评课,都应该围绕问题展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改进不能凭空进行,教师的研究需要有“支架”。本课题研究的“支架”就是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专题。本学期我将先以汉字专题为试点,开展了“一个课例、两次反思、三个阶段”的集体备课的实践,今天我先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于汉字专题教学设计的构想专题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文学习,它具有凝聚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的特点,汉字专题位于苏教版语文第六单元后面,本专题一共要达成4个教学目标:1、了解
5、汉字的特点和功能,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2、学会制订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并用文字、图画、照片、课件等展示学习成果。3、会运用汉字构造知识纠正错别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4、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培养思辨探究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围绕这些教学目标,作出以下设计:一、课前自主学习1、认真阅读汉字专题;2、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四个活动小组:汉字考古组、汉字魅力组、汉字今说组、汉字拾趣组,分别查找、筛选四个主题资料。3、各小组选出组长,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为期两周的本小组活动方案。【注意事项:学生的自己学习要与教师的教学预
6、设紧密联系,但要给生成留足空间。1、安排应富有指导性,每组大致或至少要从哪些方面收集资料,一定要细化、明确化。2、准备的资料、成果要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手抄报、图片、文档、PPT等。】指导思想:本专题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学习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汉字研究也很感兴趣。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也有一定的掌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体验学习过程。我们所处的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新发现、新发明。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了推动教学发展、促进教学变革的学习技术。技术的变革及其新学习平台的出现,必将带来学习方式的
7、深刻变革。学习不仅是听讲,还要基于研究、发现和实验;推理不只是逻辑演绎,而且要利用资料、数据等作出判断和推断;学习的价值,不单是传承知识,而且要体现知识的创造与共享。打破了以书本知识接受为唯一学习方式的局限,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和任务实施中求知,拓宽了有效学习的渠道,可以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力。打破了原有的课堂界限,传统课堂不断向社会和大自然延伸,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宽的空间。对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驱动作用,教师的工作定位突破了以往单纯传授、灌输的模式,向引导学生创造的方向发展。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放歌曲中国娃或中国话指导思想:在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字 专题 设计 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