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docx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一、序言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商业银行就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变革金融脱媒,这场变革最早出现在经济金融发达的美国,并成为完整经历金融脱媒的成功典型。美国金融脱媒现象比较明显的出现在Q条例颁布后,美国国内长期的高通货膨胀率使得市场利率开始明显上升,并超过Q条例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规定的利率上限,为了资产的保值和追求更高回报率,大量储蓄存款流出银行体系进入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R益枯竭;同时为了摆脱分业管制和Q条例等的限制,市场主体创新火热,货币市场基金等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资本市场也发展迅速,企业找到了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一一脱离传统银行中介的直接
2、融资,于是金融脱媒现象应运而生。金融脱媒的出现给商业银行造成了经营困境,但也带来了更高层次发展的机遇,美国商业银行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勇敢创新,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成功的经受了“金融脱媒的考验,逐渐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全能型商业银行。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己经显现,并有加深之趋势。因此,及早深入的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找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将具有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在整个经济、金融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
3、喻,它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样遭受金融脱媒,所反映出来的状况却不尽相同。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开始面临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两年来连续5次加息,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宏观经济形势和趋紧的信贷政策加剧了金融脱媒趋势。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定位、确定脱媒的发展程度、衡量脱媒的利弊、制定长远合理的发展战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站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立场来分析“金融脱媒现象并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二、金融脱媒基础理论概述(一)金融脱媒的概念金鬲的兑媒也称资金的体外循环,是指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壮大,资金绕开传
4、统的银行的体系,通过一些新的手段和机构绕开商业银行,从而直接输送到资金需求单位。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金融的去中介化现象逐步扩大。从贷款市场看,资金的需求方在绕开高成本的银行去获得自己,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就可以获得资金,而无需再向银行借款。从借款市场看,资金绕开低利率的银行系统,直接流向高利率的基金、股票等领域。(二)金融脱媒起源和现状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美国,大约在上个世纪60年代,很多企业转向依靠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此后很多企业纷纷效仿,金融去中介化愈演愈烈,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商业票据的发行取代了部分银行对公司的短期信贷,与此同时,居民也倾向于比储蓄收益更大的股票和
5、基金,商业银行的原有业务受到巨大冲击,利差收入大大减少,传统的银行业务已不足以让银行维持现状,很多银行转而采取相应的丽寸措施,以变革求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比例,相关资料显示,到2006年底,银行货币存款达到36.6万亿,股票市场的市值为3.4万亿,银行贷款比例仍然高居79.2%o故而,随着直接融资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中国金融也的现在是脱媒趋势已经形成,但是还未完全“脱媒,传统商业银行的势力仍然很大。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一)金融脱媒改善了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外部环境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拓宽,改变了过去企业高度
6、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局面。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偏高和银行风险过于集中,一方面也是由过去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差、对银行贷款高度依赖形成的高负债率造成的。现在,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增加股本的比例,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负债比率,并可以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来补充短期流动资金,有效的分散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改善了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落后、经营风险积聚、资本充足率低和经营绩效不佳的根本原因,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和股份制改革创造了条件。从2003年底的中国
7、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到2009年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国有商业银行用了6年时间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革。通过股份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的股份制改革,完善银行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初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为我国银行业向富有竞争力的全能型银行发展奠定基础。(二)金融脱媒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创造机遇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被替代,然而金融脱媒也为新的业务发展创造了机会和空间。首先,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然而会有一部分资金以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等的形式回流至银行。其次,企业也会随着可投资品种和自有资金的增加,市场主体和风险意识的提高,更加注重现金
8、和资产管理,这无疑为商业银行开拓相关中间业务提供了机会。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风险收益偏好,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从而将以存贷差为主的利息收入模式转化为以手续费等中间业务为主的m环IJ息收入模式。除了代理理财,支付清算等低端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应该向领域更广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信用担保、信息咨询、融资融券企业兼并收购、基金证券保险的代销和托管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拓展,增加非利息收入来源,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快全能型银行建设步伐。(三)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首先,从资产业务来看,金融脱媒导致商业银行的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应对 金融 策略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