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二)过程和方法: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一一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三、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
2、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一一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二)、作者简介: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
3、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
4、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三)、课文情况: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
5、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四)、情节梳理:1、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的几个回合的较量?对象都是什么?明确:五个回合,分别是与鳍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犁头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群鲨鱼斗。2、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中,老人用到了哪些武器?结果怎样?老人的身体状况怎样?大马林鱼又怎样?(以小组形式找出答案)第一个回合:用鱼叉(丢)、绳子(断)老人手受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第二个回合:刀子(钝)、桨老人手伤严重,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第三个回合:刀子(折断)第四个回合:短棍手痛得厉害半个身子被咬烂第五个回合:短棍(丢)、舵把(折)极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人与海 老人 教学 设计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