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docx
《最新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最新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摘要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出现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的采用适当筛查方法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从而通过适宜临床干预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恶性疾病。肠镜为公认的筛查金标准,但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无法成为大规模筛查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及近年来新的无创实验诊断技术,介绍了各项技术在结直肠癌早诊和癌前病变筛查方面的优缺点,旨在为个人、医疗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选择检查方法和制定筛查策略提供参考。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附中瘤之一。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中
2、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度中国CRC新发38.8万例,死亡18.7万例,在全部恶性中瘤中居第3位,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一。回顾我国近30年CRC的发病和死亡趋势,中国新增CRC患者发病率以年均4%8%左右的速度递增102019年天津统计数据显示肠癌发病率达38/10万,已接近发病率最高的肺癌。反观美国统计数据,从19912016年美国总体癌症病死率下降29%,其中CRC病死率下降了53%o2020年美国CRC统计报告显示美国CRC发病率和病死率从1985年开始持续下降,2000年后呈快速下降趋势。从2000至2016年,美国CRC整体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3.3%,病死率平均每年下降3%oC
3、RC是个长期的逐渐进展的过程,病因复杂,虽然我国CRC病例中约1/3的患者有遗传背景,但只有5%6%的患者可确诊为遗传性CRCz其余为散发性CRCo从病理类型看,我国CRC患者中管状腺癌的比例2010至2017年间从78.6%上升至93.4%2,剩余6.6%肠癌患者的病理类型较为复杂,包括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等,目前尚无权威的实验室检查手段可以筛查。发病率最高的管状腺癌有比较明确的发展过程,大都经由腺瘤发展而来,由腺瘤-不典型增生-癌的演变过程大概要经过1015年这一时间窗为CRC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也使得CRC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
4、通过筛查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恶性M瘤。美国CRC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下降,正是得益于有效早期筛查手段的应用和展开,尤其是内镜检查。从2000年到2018年美国50岁及以上人群的结肠镜普及率从20%升高到61%30在我国,虽然早在2012年国家就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正式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针对城市高发的5大癌症(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开展了危险因素调查、高危人群评估和癌症筛查,并在一些地方政府支持下对社区开展了教育动员和筛查。但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接受肠镜的比例仍然较低,来自2012-2015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CRC筛查数据显示,在全国16个省份的182927名风险
5、评估为CRC高风险的筛查对象中,也仅有25593名接受了结肠镜筛查,参与率仅为14.0%40肠镜检查无疑是CRC早筛、早诊的金标准,通过肠镜可以观察到肠壁黏膜的结构改变,并可直接镜下钳取组织进行病理确诊。但该方法具有侵入性,患者依从性差;而且肠镜检查需要患者提前进行肠道准备,若受检者肠道准备不充分或病变部位处于肠镜视野死角处,容易造成漏检。另外,还有肠道穿孔、感染等风险,筛查过程中镇静剂的副作用等也不适用于一些有心肺疾患及老年患者。更重要的是,我国现有的结直肠镜硬件设施及专科医生资源短缺,无法满足近2亿人的大规模筛查需求,因此在我国结直肠镜和病理检查更适合作为一种确诊工具。近年来非侵入性的CR
6、C诊断方法发展迅速,主要通过检测粪便或血液标本中与CRC发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CRC的无创筛查提供了可能5L在本共识中我们对实验室粪便及血液中CRC标志物主要检测技术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临床医师、体检医师、以及患者提供实验室检测技术选择参考。考虑到部分新技术由于面世未久,尚缺乏高证据等级数据支持,本共识仅纳入了已取得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技术项目,并收集了其临床试验数据。应用于CRC筛查的实验室技术一、基于粪便的实验室筛查技术(一)粪便隐血检测技术粪便中出现潜血是CRC的征兆之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早期约20%患者可出现潜血试验阳性,晚期患者的潜血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粪便隐血试验
7、(fecaloccultbloodtests,FOBT)通过检查粪便中隐匿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或转铁蛋白而确定有无消化道出血,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评价最多的CRC筛查方法,具有无创、价廉、检测便捷等优点。临床常用的粪便隐血试验按照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免疫法。1.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的亚铁血红素来确定消化系统有无出血。亚铁血红素是含铁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新生态氧,使试剂的色原底物产生有色化合物,显色者即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根据显色颜色深浅与显色时间可大致判断粪便中血红蛋白含量。根据试剂底物色原的不同,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分为还原酚猷法
8、、联苯胺法、邻甲苯胺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匹拉米洞法等。其中愈创木酯法(guaiacfecal-occultbloodtest,gFOBT)为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被很多肠癌筛查指南所推荐。据综述文献报道,gFOBT对CRC的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分别达到12.9%79.4%和827%97.7%50Hewitson汇总分析了来自丹麦、瑞典、美国和英国四项大型随机临床研究超过320OOO名参与者的数据,结果显示使用gFOBT筛查后CRC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下降20%和16%6,但gFOBT对晚期结直肠肿瘤的敏感度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建议筛查时采用高敏感度的gFOBTo所谓高敏感度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早期 直肠癌 病变 实验 诊断 技术 中国 专家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