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诊断与治疗的新概念.ppt
《DIC诊断与治疗的新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IC诊断与治疗的新概念.ppt(4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诊断与治疗的新概念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共同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第一阶段凝血第二阶段凝血第三阶段弥散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某些致病因子作用血管内凝血是指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凝血功能障碍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病理过程。DIC概念DIC病因病因DIC的诊断 DIC的诊断本质上是基于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得出的。不能用哪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查来
2、确立或排除这一诊断 DIC的临床表现急性型:严重的广泛出血,血压下降 慢性型:症状以栓塞为主,出血不严重出血:自发性瘀点、瘀斑,粘膜出血,静脉穿刺处渗血,消化道或呼吸道出血、术后伤口出血等。多部位出血也常提示本综合症。低血容量、低血压和休克大血管血栓和栓塞偶见脏器功能异常:1.急性肾功衰、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皮质坏死2.大脑皮层和脑干功能障碍:意识受损甚至昏迷,脑膜激惹,进展迅速的意识障碍合并定位体征常提示颅内出血。3.低氧血症和进行性的肺功能衰竭4.消化道继发性出血5.肝功损害、黄疸6.心脏: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7.肾上腺的出血性坏死(华佛氏综合症)8.皮肤坏死和肢体坏疽DIC的实验室诊断筛选
3、检查 血小板计数降低,特别是进行性下降 凝血时间(PT、APTT)延长 凝血酶时间(TT)延长 纤维蛋白原降低 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FDPs、Ddimer)异形红细胞大于2%疑难病例诊断 测定凝血酶原激活时副产物F12 凝血酶与抗凝血酶形成的复合物(TAT)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测定 血浆抗凝物质(抗凝血酶III、蛋白C)水平降低国际血栓与出血性疾病协会提出 一个评分系统,用以帮助诊断DIC。以该方法获得分值大于等于5者,存在DIC可能性大。DIC的处理DIC治疗的总原则和目的 去除产生DIC的基础疾病及诱因 适当的支持治疗 恢复正常血小板及血浆凝血因子水平 阻断血管内凝血和继发纤溶亢进过程
4、去除产生DIC的基础疾病及诱因DIC的治疗基础在于对原发疾病作迅速有效的治疗适当的支持治疗 补充血容量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血压 监测并维持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纠正缺氧(必要时行呼吸支持)其他恢复正常血小板及血浆凝血因子水平 当患者有活动性出血、需行侵入性操作或合并有其他易致出血的合并症时必须给予输注支持治疗。在仅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时即行预防性使用血浆及血小板制品,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其合理性。血小板制剂 每袋单采血小板约200500毫升,约含血小板2.51011个。理论上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输血小板11011,约可使血中血小板数提高12109/L,有效作用时间约1248小时。例:
5、对一体表面积1.7m2的患者,输一袋单采血小板约可使血中血小板数提高18109/L。当患者血小板水平低于50109/L(20109/L),有皮肤、粘膜广泛的出血,或重要脏器出血时,可予血小板制剂。如DIC未获良好控制,需13天重复输注。血浆制品 大剂量新鲜冰冻血浆 浓缩的凝血因子制剂1.冷沉淀2.浓缩的纤维蛋白原大剂量新鲜冰冻血浆1.含有几乎所有的天然凝血和抗凝因子(比如抗凝血酶和蛋白C)2.推荐每日新鲜冰冻血浆可以用到每公斤体重1015毫升,几乎可使所有凝血因子提升303.有造成循环超负荷的危险浓缩的凝血因子制剂1.优点:作为新鲜冰冻血浆的补充,可以避免过分增加血容量的危险。比如当单用新鲜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IC 诊断 治疗 新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