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合理应用.ppt
《中成药合理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成药合理应用.ppt(5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v中药 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成药v中成药的组分具有中药的所有特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v应用:中医药理论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v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v“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证”与“治”,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是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精髓的高度概括。内经云:“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中成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产生的,而中医药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所
2、以,应用中成药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尤其应按辨证施治用药,而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不经辨证,盲目用药。v如同为治疗感冒的感冒清热颗粒和桑菊感冒颗粒,前者为辛温解表药,后者为辛凉解表药。如用于治疗暑热感冒,后者可能疗效显著,病情好转,而前者却加重病情。如咳嗽,由肺热引起就应选用清肺热的中成药,如鲜竹沥口服液、杏仁糖浆等,而不能选用养阴敛肺、镇咳祛痰类中药,又如肺热咳嗽、痰多者宜选用蛇胆川贝散,风寒痰喘咳嗽者,宜选用复方川贝精。六神丸是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疾病的中成药,它仅适用于实热型咽候疼痛的患者,风寒型的咽喉疼痛则不宜服用。所以患者和医生都要针对病证的特点,对证选用
3、中成药,才能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v另外在选药时也要注意季节的变化,如春季容易出现外感风邪为主的感冒,用防风通圣丸效果较好,而夏季感冒暑湿较重,宜用藿香正气丸(水)。v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v如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这是病。证候:v瘀血阻络证:地奥心血康、丹参颗粒、银杏叶胶囊、灯盏花素片。活血化瘀通络。v气滞血瘀证: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行气活血、通络止痛。v寒凝心脉证:冠心苏合滴
4、丸、宽胸气雾剂v心气不足证:舒心口服液、通心络胶囊、诺迪康胶囊、补心气口服液、v气阴两虚证:黄芪生脉饮、滋心阴口服液等。v3.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v在应用中成药时,应合理选择剂型。丸、片剂吸收慢而作用持久,适用于轻、慢性病者;冲剂、散剂、胶囊剂吸收较快,适用于急性病者;浸膏剂通常以滋补为主;注射剂因作用快,吸收迅速,适用于重症、急救。v4.使用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v有些疾病尽管辨证和选药准确,但由于用量不当也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方剂做成成药
5、时与汤剂比较起来其有些成分用量相差悬殊。如银翘解毒丸,其丸剂12丸含量仅相当于汤剂每剂药量的2%4%,按常用量服用效果较差,而适当增加用量,效果较好。很多中成药用量都有此弊,因此,适当加大一些中成药的用量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如果不了解药物的成分,尤其是含有毒性的或不良反应较大的成分,随意加大剂量,不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中成药的用量应以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而定。v人们普遍认为中成药无副作用,随意加大服用量,如有一女自述:患感冒后,自己到药店买了几种中成药同时服用,而且都不同程度加大了剂量,如复方大青叶片说明书中注明的用量是一次3片
6、,该患者一次服7片,最终因过量服用药物导致全身皮肤瘙痒、久治不愈。有些成人服用的中成药的说明书上,标用量时,标有儿童酌减或遵医嘱,这就使有些医生受中药无毒思想的影响,出现了46岁的孩子都服用成人量的处方。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中药学理论也早有“中病即止”的说法,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就是服药不能过量,以防中毒。,大多数中成药说明书上不注明药物的毒副作用,这就给患者造成了“中药无毒”认识上的误区,而近年来使用中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不断增多,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药物的服用量又是成正比的,因此生产厂家应在产品说明书上对剂量进行量化,只要儿童能服用的成人药都应详细标明。v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外用的,不口服,能
7、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v静脉给药是最危险的给药方式,70%的药物不良反应由此而引起。v配伍应用 中药汤剂配伍 即在汤剂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如当归四物汤,配合适当的中成药妇科千金片等,对痛经及月经不调有显著作用,服药后可使月经期腹痛减轻,并能促进子宫发育,减少分泌物,减轻炎症,调顺月经。用二仙汤送服逍遥丸以调摄冲任,疏肝解郁,增强疗效。v 与药引配伍 这种配伍是根据中药的归经理论,引导药物吸收,到达机体某一系统的组织或器官,从而增加其疗效,如用生姜汤送服中成药,治外感风寒、内伤肠胃之呕吐、腹泻等症状;用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等中成药治疗跌打损伤。
8、用蜂蜜送服麻仁丸,酸枣仁汤送服养血安神丸。v 服药方法v中成药的用法应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及不同的疾病而定。如病在上焦、中焦、下焦可分别按饭后、两餐之间、空腹服用为宜;服用补阳益气、行气活血、软坚散结药宜晨起顿服,要借助人体之阳气、脏气充盛之势,有利于祛邪取效;而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重镇安神、平肝熄风之品,则宜傍晚顿服,以获滋补收涩、安定平息之功;对于一些含对消化道粘膜有较大刺激的成分(如冰片、乳香、没药、朱砂等)的药物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v中成药用法是否正确,对提高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v忌口v服用中成药时要注意食物对其作用的影响,即中医所谓之“忌口”。患哮喘病、支气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成药 合理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