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打捞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背景阐述方案.docx
《蓝藻打捞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背景阐述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藻打捞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背景阐述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蓝藻打捞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背景阐述方案目录第一节水体富营养化及防治2一、定义与机理2二、我国现状5三、成因5四、危害性5五、防治措施7六、控制修复技术8第二节蓝藻污染背景分析14一、蓝藻的定义及主要特征14二、蓝藻的形成原因及危害29三、蓝藻控制现状33第一节水体富营养化及防治一、定义与机理(一)定义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发生在海域时叫赤潮汪思点:1 .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有时长
2、达数千年。2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3 .一般的污染大多导致生物生产力的降低,而富营养化却是营养物质的增加,往往提高了初级生产力。4 .利贝格最小值定律:植物生长取决于外界供给它所需要的养料中数量最少的那一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生长繁殖主要决定于氮和磷,特别是磷。其含量决定着藻类繁殖速度和富营养化的程度。(二)机理温度,、光照、无机盐、CO2等都是藻类繁殖必需的,藻类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满足自身生长繁殖所需。光合作用中所需要的叶绿素,藻蓝素等光合色素及许多酶需要氮磷等元素。氮磷等含量增多时会提高这些物质的含量进而提高光合效率制造较多有机物繁殖也更快一
3、些。(三)富营养化的过程1健康阶段(四)来源湖泊富营养化是在特定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发生的。总的来说,以下几方面是造成水体富苟美化的且休来源:1.农田化肥5 .牲畜粪便6 .污水灌溉7 .工业废水排入水体8 .水体人工养殖湖泊污枭源X城慎地表径流亘体废物处理城镇生活湖水工业废水二、我国现状我国主要淡水湖除处于人烟稀少的地区与原始状态的湖泊外,其营养盐水平基本上都达到了富营养化发生的标准浓度,水体的富营养化在多数湖泊中已处于相当水平。三、成因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成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藻类和有机物增加所致。营养物质主要是磷,其次是氮,还有碳、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来源有:1
4、.土壤大量施肥,农田流失的氮、磷进人水体。2 .禽畜、水产养殖,畜、禽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雨水冲刷,进入水体。3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四、危害性1.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在富营养状态的水体中生长着很多藻类,其中有一些藻类能够散发出腥味异臭。藻类散发出这种腥臭,向湖泊四周的空气扩散,直接影响、烦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以不舒适感觉,同时,这种腥臭味也使水味难闻,大大降低了水质质量。2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在富营养水体中,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类的大量水藻。这些水藻浮在湖水表面,形成一层“绿色浮渣”,使水质变得浑浊,透明度明显降低。3 .影响水体的溶解氧富营养湖泊的表层,藻类可以获得
5、充足的阳光,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因此表层水体有充足的溶解氧,富营养化水体表面形成氧饱和溶液。但富营养湖泊深层情况不同,首先是表层的密集藻类使阳光难以透射入湖泊深层,而且阳光在穿射过程中被藻类吸收而衰减,所以深层水体的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限制而减弱,溶解氧减少;湖泊藻类死亡后不断向湖底沉积,腐烂分解也会消耗深层水体大量的溶解氧,严重时可使深层水体的溶解氧消耗殆尽而呈厌氧状态,需氧生物难以生存。这种厌氧状态,可以加速底泥积累的营养物质的释放,造成水体营养物质的高负荷,形成富营养水体的恶性循环。4 .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富营养对水质的另一个影响是某些藻类能够分泌、释放有毒性的物质,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若被牲
6、畜饮入体内,可引起牲畜肠胃道炎症,人若饮用也会发生消化道炎症,有害人体健康。5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湖泊常常是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供给水源。富营养水体在作为供给水源时,会给制水厂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在夏日高温藻类增殖旺盛的季节,过量的藻类会给制水厂在过滤过程中带来障碍,需要改善或增加过滤措施。其次,富营养水体由于缺氧而产生硫化氢、甲烷和氨等有毒有害气体,而且水藻产生的某些有毒的物质,在制水过程中,更增加了水处理的技术难度。既影响制水厂的出水率,同府也加大了制水成本费用。6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湖泊水体中各种生物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一旦水体受到污染而呈现富营养状态
7、时,水体的这种正常的生态平衡就会被扰乱,某些种类的生物明显减少,而另外一些生物种类则显著增加。这种生物种类演替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五、防治措施(一)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1 .制订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2 .实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3 .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制地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二)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1.生物性措施2,工程性措施(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等。)(三)去除营养物(的物国化学方计大阶活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1 .铁盐凝聚沉降法2 .铝离子交换法3 .石灰凝聚与氨气提法六、控制修复技术控制和修复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蓝藻 打捞 资源 利用 项目 背景 阐述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