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
《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一、学校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XXXX中学始建于1987年,是XX市教育局直属的四年制初级中学。学校现有四个年级,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83人,教职工160人。自2013年以来,学校致力于打造习惯育人特色,并于2017年升华为养正教育。1.学校发展方向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管理逐渐步入科学化、精细化轨道。为学校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提供了保障。2 .学校“养正”文化建设已成体系,师生对“养正”内涵及相关的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度较高。3 .教师队伍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奉献意识和敬业态度颇佳,为学校教育教学水
2、平的持续提高打下了基础。4 .以习惯培育为支撑的常规教育效果日益显著,教育教学成绩位居区域前列,为学校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创造了条件。(二)短板与不足1 .学生整体素质不强,基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由工人子女、农村子女和个体户及外来务工子女三部分组成,其中离异家庭和留守子女占据较大比例,学生的先天素质、基础与发展水平层次不齐,尤其是学习后进生群体较大,对学校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带来了挑战与困难。2 .丰厚的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品牌意识不强近几年,学校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发展也逐步由粗放型发展向内涵提升型转变,但学校品牌不鲜明,学校文化影响力也较
3、小,尚未达到内化于师生的心灵与血脉之中的程度。3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亟待提高教师队伍老化严重,平均年龄近45周岁,35周岁以下21人,35-40周岁只有18人;教师教育理念相对陈旧,科研意识薄弱,专业化成长进展缓慢,缺少素质过硬的名师、优师团队,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性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4 .领导团队的精品意识和担当精神,尤其是教学领导业务水平和指导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学校的发展目标、任务及愿景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基于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现状,拟定学校未来三年(2023-2025)的发展目标任务及愿景为:发展目标:构建起以养正文化为引
4、领、养正课程与养正活动为载体的养正教育落实体系,初步打造出养正教育的学校特色办学品牌,使学校由区域内优质学校向区域内名校转变。培育出厚德扬善、博智创新、健体强身、求美博雅、崇劳勤俭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体指标:1.教学质量。各年级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以上,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总评稳定在全县前二,非毕业年级质量监测总评不低于全县前三名。所有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总评达到全市前五名,不低于第三名。5 .管理水平。学校管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结构优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层级逐步减少,达到扁平化要求,管理流程实现快捷高效,人员潜能充分调动,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各项管理指标达到或超过义务
5、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要求。在全县初中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中力争全县前三名。6 .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优化教师考核评价办法和管理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三年内80%的教研组成为XX市优秀教研组,各学科组至少1名威海市名师,全校威海市名师数量不少于12人,山东省名师12人。7 .学生发展。学生毕业率100%,升入高中段人数比率不低于市直学校平均水平,普通高中学生比率位居全市前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艺术素养等全面发展,在县市级以上体育艺术等比赛中总评保持全市前二。发展愿景:奠基学生美好未来成就教师职业幸福铸造学校雅正气质三、推进路径与措施(一)优化顶层设计,明晰发展
6、思路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任务,架构起养正教育的整体框架体系,力求通过“两大途径、三大载体”,达成建成养正教育特色的“一大愿景”。两大途径,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家校育人共同体,实现对学生养正的同育。三大载体,主要是以文化浸染、课程落实、活动推动三种方式,落实养正教育。其要点为围绕“养正立人”这一核心目标,坚持“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的办学思想,和“养以正行,行以化习,习以立品,品以成人”的育化规律,通过三大载体的全面互促加以推进。“三大载体”,主要着眼于落实方式,其内容上可以存在一定的融合性、交叉性。“一大愿景”,就是对养正教育特色的美好预期,主要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阐释,
7、即“奠基学生美好未来”“成就教师职业幸福”“铸造学校雅正气质”,以此打造学校的养正办学品牌。(二)打造养正文化,推动学校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文化是落实养正教育的首要载体,重在让师生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养正教育基本理念,以实现“一言一行养习惯,一景一点正品性”。在具体落实上,主要从内敛的精神文化和外显的物态文化两条路径上下功夫。精神文化,也就是理念文化,主要包括育人目标、一训三风、行动口号、培育规律、学校精神、师生誓词及相应的文化标志等。物态文化,也就是环境文化,主要包括标志文化、墙体文化、楼廊文化、室内文化、甬路文化、园艺文化、场地文化、角隅文化等八大领域。(三)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落
8、实。课程,是落实养正的基本载体。在课程体系建构中,主要确立“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整合地方课程研发实施校本课程研”的思路,着力培育学生的素养和能力。1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主要对其进行校本化实施,将养德、启智、健体、求美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文明其精神,渊博其学识,野蛮其体魄,儒雅其气质,修正其品性”。课堂落实上,主要是完善“1361”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为:以学习任务单为依托,建立“1人自主学习一3人小组内交流、助学一6人大组合作研学一集体交流”的课堂流程。其间,要融入课堂展示板块,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组内展示,二是组间展示,三是抢答展示,四是错误内容展示。在实施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2023 2024 学年度 学校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