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docx
《2023年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2案例1汉中市实行低风险食品生产承诺制许可汉中市大力推行低风险食品生产承诺制许可,破解企业办事不便、成本高、周期长,办理审批手续环节多、材料多、跑路多、时间长等突出问题,企业办事跑动次数从原来最少3次减少到最多一次或者零跑动。聚合力,明确汉中改革路径。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印发汉中市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确对茶叶、蔬菜制品、食用菌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等13种低风险食品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当场发证、先证后查”承诺制许可。优流程,提升审批质效。一是重塑流程减环节。将审批环节从受理、审查、踏勘、决定等10个环节压缩为受理、审查、决定3个环节,对现场核查,实行“先证后查:
2、环节压缩60%。二是实行承诺制减材料。申请企业签署低风险品种食品生产承诺书,对申请材料、场所布局、设施设备、工艺流程作出真实性、合规性承诺后,不再提交以上材料,申请材料由10份缩减为4份,材料精简60%o三是压缩时限提效率。对适用承诺制的企业,做到当天受理、当即审批、当场领证,办理时限从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当场办结,时限压缩95%。四是先证后查减成本。原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环节调整到承诺获证后,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在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后20个工作日内开展现场核查,对核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整改,若逾期不改或整改后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对以欺骗、贿赂不正当手段取得食
3、品生产许可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对以欺骗、隐瞒等不正当手段违法获得承诺许可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罚。五是优化食品生产延续等许可举措。对食品生产许可延续、变更与补办实行承诺制的实行当场办理。防风险,强化审管联动。落实与市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审管联动机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状况和关键风险点评估,及时共享审批与监管信息,协调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和困难。在承诺制许可的同时将企业信息及时推送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进得快,管得住,改革推进蹄疾步稳。做加法,扩大集成改革成效。大力推行106个“一件事一次力、”和50个“一业一证”等集成服务改革,将食品经营许可
4、、粮食收购备案、取水许可、排污许可等关联事项实行一次集中受理,让企业一证准营、一码亮证,走出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新路径。咸阳市税务局“四措并举”打造To分钟办税圈”咸阳市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就近办、多点办、少跑办、便利力、”的所需所盼,进一步深化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持续拓展线下服务渠道,四措并举织密办事网点,打造咸阳城区“10分钟办税圈”,着力减少纳税人缴费人办税时间,节约办税成本。自建进驻“就近办”。为方便纳税人缴费人办理税费事项,咸阳城区四个税务局在咸阳市区从东至西自行建设了四个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四个办税服务厅均能提供“同城通办”服务,方便市区纳税人缴费人就近办理税费事项,全面服务城区纳税人和
5、缴费人。同时,为方便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群众办理税费事项,咸阳市税务局还选派工作人员,分别进驻咸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秦都区政务服务中心等市区4个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群众进一个门,办理多个事。自助设备“多点办”。对城区各局自助办税点和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合理购置调配资源,通过自助机和“智能微厅”进税务分局、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等方式,在13个办税点投放88台传统自助办税设备,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发票代开、申领、验旧,涉税证明开具等自助办税缴费服务;在经开区、高新区、渭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等地点投放5套智能设备,实现智能设备咸阳东西南北中的全覆盖。通过“智能微厅纳税人缴费人可
6、一站式办理新办纳税人信息确认、实名认证、发票代开、完税证明打印、税费查询、社保缴费等全功能税费服务事项。在合现布设自助办税点的基础上,建设24小自助办税服务厅,实现8小时服务向“全天候”服务跨越。专业事项“少跑办”。为方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减少群众多头跑,与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联合,共同在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和渭城区自然资源局建设3个不动产交易厅,方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过户、契税缴纳等手续。为方便购车人缴纳车辆购置税,在咸阳北上召汽车城设立车辆购置税代办点6个,年办理业务6300余笔。深入社区“便利办”。为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主动靠前服务,深入社区,为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个人送政策
7、、问需求、解难题,帮助3万余名市级灵活就业人员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开展宝泉社区,彩虹社区、广电广场社区一对一政策辅导200余次,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疑难问题50余个,电话解答问题、通知事项近万人次。铜川市创新构建“五位一体”多元解纷新机制铜川市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构建“三进两联一引”多元解纷新机制,加力推进非诉挺前、诉讼断后。打造群众解纷“直通车”。即法官工作室进驻大型小区,在全市规模较大的锦园、裕丰园小区设立法官工作室,扎实推进法律培训的定期化,巡回审判的便民化,纠纷调处的日常化、指导调解的常态化,努力实现“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一线”的目标,着力打造“无讼小
8、区”。激活基层治理“最末梢”。即扎实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社区、进网格、进乡村”,将基层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等社会治理资源全部集约到调解平台,全面细化完善了分流对接、预警联调、经费支撑等工作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找准集成解纷“公约数”。即推动诉讼服务团队或退休法官进驻综治中心,最大限度减少进入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增量,助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两级法院充分借助综治中心的牵头协调优势,发挥综治中心调度、分流、化解职能,开展指导调解、诉非衔接、司法确认、简案速裁等工作。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建立了医疗机构自愿参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第二 优化 环境 典型 经验 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