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一、 站在新起点:回顾与展望(一)发展回顾“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领域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4+4”重点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业经济呈现“速度较快、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为“十五五”时期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量规模稳中有升。坚持存量盘活,增量做优,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较为稳健。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较2015年增加1027.2亿元;202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325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左右。“
2、十四五”期间,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2%。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坚持进退并举,精准施策,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25年“4+4”重点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3.3%,较2016年提高4.5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7.4%。其中4个优势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较2016年增长45.1%,4个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增长28.6%,“一烟独大”的格局得到逐步改善。创新活力不断激发。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不断加快,涌现出稀贵金属溅射靶材、无人搬运车单机及系统、锡基合金多级真空蒸储技术、13价肺炎
3、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领先技术和产品。截至2025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252家、市级450家,较2015年分别新增2家、90家和248家,建成第二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强化项目全流程服务,加大重点项目会办、督办和查办,一批支撑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或竣工投产。“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9个、竣工194个。北汽新能源公司建成投产,东风云汽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试生产;京东方微显示器实现量产,闻泰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建成;浪潮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产品正式下线,计算机、服务器首次实现Ao,o
4、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坚持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为抓手,以引导产业集聚为核心,加快工业项目入园落地。全市共规划建设工业园区16个,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5年提高81.2%o其中,高新区、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五华产业园区、安宁产业园区突破100O亿元。拥有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分别占全省的50.0%、28.6%o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化、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共淘汰产能550万吨。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
5、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3.0%。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4家、绿色工厂1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绿色设计产品18个。东川区、安宁市成功列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名单。“十四五”期间,全市工业发展水平虽然稳步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尚处于高质量发展起步阶段,产业基础和产业生态存在明显短板,工业现状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规模偏小、工业增速明显放缓,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传统产业比重过高,研发投入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要素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园区配套体系滞后、协同机制亟待健全等方面,与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
6、匹配,须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二)形势展望“十五五”时期是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更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创新将成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实体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持续加码;“双循环”新格局加快形成,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不断深化;“新基建”步入快车道加速落地,营造新应用场景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道阻且长,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对新旧动能转换提出更高要求、区域竞争不断加剧导致产业“突围”难度增大,宏观环境的错综复杂对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带来更多不确
7、定因素。全市工业经济必须深入对接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高质量发展擎起全市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二、 描绘新蓝图:发展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建立健全有利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夯基础、补链条、聚主体、转方式、优载体、促开放,构建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迭代
8、升级的现代工业体系,谋划一批引领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将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工业的新引擎,全链条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实现质量、动力和效率“三大变革”,推动全市工业大调整、快升级,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道路。(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优化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政府重点弥补共性技术缺失、基础薄弱等市场失灵环节,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坚持创新驱动与绿色低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工业 质量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