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docx
《“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docx(8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目录第一章理清现状,把握发展新形势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机遇第三节发展挑战第二章务实创新,科学谋划新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精准定位,提升稳产保供能力第一节稳定粮食产能第二节优化重要农产品供应第四章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精细农业第一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第二节增强产业融合发展能力第三节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第四节强化质量兴农支撑行动第五节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第六节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第五章优化环境,推动建设精美农村第一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二节促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管控提升第三节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第四节开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新局面第
2、五节强化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第六节持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第六章提升技能,加快培育精勤农民第一节大力培养现代高素质农民第二节全力扶持农民创新创业第三节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七章巩固发展,持续保障农村民生第一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第二节推动重点帮扶地区乡村振兴第三节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第八章深化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第一节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第二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第三节强化城乡融合发展要素支撑第四节完善城乡消费互通渠道第九章强化领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强化法制保障第三节动员社会参与第四节注重考核评估附件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五五”规划项目储备汇总表“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
3、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科学谋划推进“三农”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大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特编制本规划。第一章理清现状,把握发展新形势第一节发展基础“十四五”以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4、。202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9.26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增加84.3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30元,比“十二五”期末增加5631元。一、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十四五”以来,我市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75万亩,总产量112.11万吨,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加0.8万亩、4.31万吨;全市园林水果种植总面积117.26万亩,总产148.4万吨,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加8.86万亩、31.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04.71万亩,总产
5、235.83万吨,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加8.71万亩、41.13万吨;茶叶种植面积31.78万亩,总产2.43万吨,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加11.98万亩、093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6.4万亩,总产10.77万吨,产量与“十二五”期末基本持平;出栏猪163.74万头,肉类总产24.59万吨,肉食供给有效保障。二、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新型经营体系逐步完善。加快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至“十四五”期末,全市累计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为3家、152家(全省第一)、440家,比“十二五”期末分别增加2家、65家、118家。努力推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至
6、“十四五”期末全市录入家庭农场6929家,比“十二五”期末增加6077家;农民合作社4787家,比“十二五”期末增加1024家。全面落实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累计培育8348人,比“十二五”期末增加6294人。二是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至“十四五”期末,累计有135个农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认证,比“十二五”期末增加122个;193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含确认或备案入库);梅县金柚、大埔蜜柚等14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8个农产品获地理标志认证;大埔蜜柚、梅县金柚、平远脐橙入选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攻势,柚先后亮相央视、上
7、海滩、广州塔,与首都航空公司联手打造“柚号”。柚、嘉应茶、蕉岭富硒稻米及平远橙等入选“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其中柚以227.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百强榜榜首。三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省和国家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来,我市依托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努力争取获得支持。至“十四五”期末,建立了市丝苗米、柚,梅江区茶叶、蔬菜,梅县区金柚,大埔县蜜柚、茶叶,丰顺县茶叶,五华县茶叶、丝苗米,蕉岭县丝苗米,兴宁市丝苗米,平远脐橙、南药共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8亿元;梅县区以金柚产业为主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建立了国家级金柚优势特色
8、产业集群1个。四是农业科技和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十四五”期间共确定市农业主导品种69个和主推技术38项。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3.05%,水稻综合机械化率72.6%,分别比“十二五”期末提高7.66和11个百分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灌排、机耕道路等耕作条件大大改善,“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五是农业绿色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认真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十四五”期间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8虬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十四五”期末全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农业 农村 现代化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