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及答案.docx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理论一、名词解释:基础货币P482: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的总和。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它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并且是信用货币的源头。货币层次P478: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l:MO+各种活期存款;M2:Ml+各种定期存款。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流动性偏好P:凯恩斯在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受个人对收入支配的心理因素决定。个人对
2、收入支配有消费和储蓄两种形式。其中储蓄局部是以现金货币形式持有还是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取决于人们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流动性偏好。凯恩斯认为影响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倒逼机制P484: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的增加货币供给,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P483-484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完全独立控制货币供给量。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给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
3、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局部,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给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给。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从源头上控制货币数量。事实上,无论从现代货币供给的根本模型,还是从货币供给理论的开展来看,货币供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内生性的,而“外生性理论则依赖过于严格的假设。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P485
4、-486费雪方程为:,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费雪方程说明,由一定水平的名义收入引起的交易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剑桥方程为:,其中,PY是名义收入,它可以表达在多种资产形式上,货币是其中的一种,因此,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的比率为k的局部,k的大小则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时机本钱,或者说取决于其它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两方程的比较:相同点:(1)形式相同,其中k与V是倒数关系;(2)结论相同,都说明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不同点:(1)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从货币的交易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2)
5、费雪方程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重视货币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则从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费雪方程也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从微观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这就隐含着利率会影响货币的需求,这种看法极大的影响了以后的货币需求研究。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P(1) 什么是单一规则:弗里德曼认为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最正确选择是公开宣布并长期
6、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货币供给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而且该增长率一经确定和公布在年内和季内不应任意变动。(2) 理论基础:弗里德曼按照微观经济学需求函数分析方法,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时机本钱,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其中,Md/P为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为永久收入,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为预期通货膨胀率。(3) 结论:弗里德曼认为:第一,在货币需求忠,利率的影响很小,因为利率变化后,发生相应的变动,相互之间有抵消作用,或者说,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各项时机本钱会保持相对稳定。第二,由于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因此,货币的流通速
7、度稳定的、可以预期的。依据经验,它与收入水平保持“正的一致性。第三,永久收入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所谓永久收入意指预期未来年度的平均收入,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短期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据此得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给的政策主张。三、论述题: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开展的内在逻辑。P484-488(1)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流沿革。(2) 西方早期的货币需求理论为传统货币数量说,主要研究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的影响。代表性理论为:
8、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论。两个理论的结论和方程式的形式根本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是,两者分析的出发点不同,费:货币需求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佥11:货币需求是以人们手中保存的现金余额来表示,不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因此,前者注重的是货币的交易功能,关心的是社会公众使用货币的数量和速度。后者强调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把货币需求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因此,货币需求量决定于货币资产的边际收益和其他资产边际收益的比较;费: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和经济制度等技术因素;佥I: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本钱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银行学 复习 重点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