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区域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docx
《我国三大区域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三大区域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国三大区域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O近年来,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外贸发展态势良好,外贸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优势进一步巩固、活力日益增强。然而,上述三大区域外贸发展也面临产业结构趋同、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不高,出口市场集中、对外依赖程度高,双向投资开放失衡、发展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建议调整外贸发展结构、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巩固提升新业态新模式优势、强化多元化市场布局。关键词:京津冀;长三角;外贸;现状;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简称“三大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
2、中占据核心地位,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贡献和发展潜力,对我国外贸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三大区域外贸取得积极进展,呈现出外贸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优势持续巩固和外贸活力不断增强等特征。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贡献率分别达12%、36.3%和19%o其中,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超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规模达15.17万亿元,占比提升至36.3%,新兴市场、新兴产业、贸易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该区域进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珠三角内地9市进出口规模达7.9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高新技术产品进
3、出口是该区域的突出亮点,展现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突出优势。一、我国三大区域外贸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外贸规模稳步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外贸年均增长1.6万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1.76万亿元,较2012年增加了17万亿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外贸的三大高地,在外贸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海关数据显示,京津冀外贸总值从2014年的3.74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5.03万亿元,增幅达34.4%,京津冀外贸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8-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3.29万亿元,年均增速为8.2%。2023
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5.16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36.3%,巩固了其在全国外贸版图中的核心地位,也凸显了其对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近年来,珠三角的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特别是2022年,在外需疲软、全球出口下滑的背景下,珠三角外贸进出口总额仍达7.93万亿元,增长0.6%,展现出顽强的韧性。2024年上半年,珠三角城市外贸总值达4.2万亿元,约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21.17万亿元)的19.8%,在广东省进出口总值(4.37万亿元)中的占比达96.1%,实现了14.1%的稳健增长,增速高于全国(6.1%)和广东省(13.8%),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二)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
5、域外贸结构持续改善。从产品看,我国货物出口经历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再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转变。2023年以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领跑出口态势明显,成为货物贸易增长新动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外贸结构优化中的带动作用持续凸显。2023年,京津冀进口高新技术产品4716.3亿元,较2014年增长25.8%。其中,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医药材及药品分别进口235.7亿元、1436.8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13.7倍和3.5倍,在全国同类商品进口中的比重分别提高6.3个和12.5个百分点。“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强劲,20212023年分别出口12
6、9.7亿元、302.7亿元和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133.3%和37.1%,连续三年同比增长,在全国“新三样”产品出口中的占比持续提升。近年来,长三角积极推动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电子信息、交通运输、通用设备等领域的出口表现强劲。2023年,长三角区域出口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出口额达5419.2亿元,增长19.7%,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出口额领跑全国,“新三样”出口总额占全国的51.2%。珠三角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新三样”出口大幅增长,外贸结构更具竞争力。2023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3.56万亿元,同比增长0.
7、9%,占广东出口总额的65.4%;其中家用电器出口增长8%,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33.7%o(三)外贸优势持续巩固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已从低要素成本转向平台、市场等综合优势。海关数据显示,十年来,京津冀综合保税区数量由2014年的2个增至11个,实现外贸进出口4513.3亿元,较2014年增长10.2倍,占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的7.1%,占比提升4.1个百分点,京津冀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长三角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交通运输、通用设备等领域出口,高端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加速提升,拉动了整体出口规模增长。上海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7个月,长三角
8、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8%,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7%o其中,汽车出口1806.3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国的39%;船舶出口1114.1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国的64.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万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全国的34.8%。珠三角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从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东盟、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和中国台湾成为广东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2.3%、16.9%、10.6%、7.1%和17.2%o同期,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对区域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区域 外贸 发展 现状 问题 政策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