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指南.docx
《中国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指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指南摘要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TBAD)是一种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影像学在TBAD的诊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我国缺乏TBAD影像诊断临床应用指南。介入治疗已成为TBAD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在不同分型、分期、分类中的治疗仍缺乏标准。为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组织专家共同编写了中国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指南,内容包括概述、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治疗、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随访管理等,旨在提高行业对TBAD的认识,促进我国TBAD的诊疗向更加专业、规
2、范的方向发展。概述主动脉夹层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出现破口,血液由内膜破口进入中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撕裂,使主动脉被分隔为真、假两腔的病理过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typeBaorticdissection,TBAD)占所有主动脉夹层的25%40%,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是一种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一、流行病学急性主动脉夹层国际注册研究(TheInternationalRegistryofAcuteAorticDissection,IRAD)显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1岁,男性多于女性,约占65%。中国一项主动脉夹层注册研究(Sino-RAD)结果显示,我
3、国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为51.8岁,较欧美国家年轻10岁以上,可能与国内高血压控制率较低有关。二、病因及病理目前,多种因素被认为与主动脉夹层发生风险相关,其中许多因素已被证明会增加主动脉壁脆性。(1)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2)遗传性疾病。(3)先天性解剖变异(4)创伤。(5)主动脉壁炎症反应。三、分型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主动脉夹层分型系统是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根据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和夹层累及范围,DeBakey分型分为3种类型:(1) I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或及其远端。(2) II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
4、。(3) In型: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夹层累及胸降主动脉或及其远端。根据夹层累及范围,DaiIy等将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和B型:凡是夹层累及升主动脉者为StanfordA型;夹层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胸降主动脉或及其远端者为StanfordB型。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I型和11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lIl型(图13)。上述分型对弓部主动脉夹层或包含弓部和降主动脉的夹层没有明确定义。近年来,“非A非B”型夹层的概念被提出,即原发破口位于弓部或B型夹层向近端撕裂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夹层。图3主动脉夹层分型示意图。图3分别为DeBakeyl型(图1)
5、、11型(图2)、In型(图3),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I型和11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In型图4主动脉分区起止线示意图。主动脉分为11个分区四、分区上述经典的主动脉夹层分型是为了适应传统的外科开胸主动脉置换术而提出的,而主动脉夹层介入腔内修复术对夹层近端破口、远端破口及分支开口的描述要求更为准确。2002年,有学者首次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近端降主动脉分为04区,以适应腔内治疗近端锚定区定位的需要。目前,该分区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0区:主动脉窦-升主动脉移行处至无名动脉开口远端;I区:无名动脉开口远端至左颈总动脉开口远端;2区:左颈总动脉开口
6、远端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3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2cm处;4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2Cnl处至胸降主动脉中点(约第6胸椎水平);5区:胸降主动脉中点(约第6胸椎水平)至腹腔干开口近端;6区:腹腔干开口近端至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近端;7区: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近端至高位肾动脉开口近端;8区:高位肾动脉开口近端至低位肾动脉开口远端;9区:低位肾动脉开口远端至主动脉分叉处;10区:主动脉分叉处至骼总动脉分叉处;11区:骼外动脉段(图4)。五、分期主动脉夹层通常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期。ESC于2014年发布的主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推荐的TBAD分期方法为:发病时间W14d为急性
7、期;1490d为亚急性期;90d为慢性期。六、分类本指南推荐将主动脉夹层分为3类:复杂型、非复杂型、非复杂型(含高危因素)。复杂型指存在破裂或先兆破裂或灌注不良征象。非复杂型指无破裂、灌注不良征象,也无高危因素。非复杂型(含高危因素)指存在下列征象之一者:主动脉最大直径40mm、假腔最大直径22mm、不可缓解的疼痛、无法控制的高血压、血性胸腔积液、单纯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灌注不良、小弯侧的原发破口、再入院。不可缓解的疼痛定义为尽管予以足量的降压、止痛、抗焦虑治疗,患者仍诉剧烈疼痛且持续时间12h。无法控制的高血压定义为使用超过3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按最大推荐或耐受剂量给药,患者仍有高血压且持续时间
8、12h。灌注不良定义为由主动脉夹层导致的终末器官(如内脏、肾脏、脊髓、四肢)血流不足。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一、临床诊断(一)临床表现L疼痛:2 .脏器灌注不良表现:灌注不良是指夹层累及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导致血流减少、脏器缺血坏死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表现。约有20%的TBAD并发灌注不良,其病死率高达28虬根据分支血管阻塞机制的不同,灌注不良可分为(图57):(1)静力型阻塞,即夹层累及分支血管开口,假腔压迫分支血管真腔,导致血流灌注减少,如合并血栓形成则缺血进一步加重。(2)动力型阻塞,往往只有近端破口,远端没有破口或破口相对较小,缺乏流出道或流出道不畅,使得假腔内压力明显高于真腔,真腔受压或内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指南 中国 Stanford 主动脉 夹层 影像 诊断 介入 治疗 临床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