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隔离的“防火墙”.docx
《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隔离的“防火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隔离的“防火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隔离的“防火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自2016年启动产融合作试点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设立了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集群等24个特色专区,汇聚了34.58万家优质企业、2965家金融机构、741项金融产品,共计助企融资突破1万亿元。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和协同创造价值,但也蕴含着重融轻产、金融泛化、盲目扩张等风险隐患,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是做好产
2、融风险隔离的重要安排。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与分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产业资本一般是指直接参与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资本,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劳动力,通过商品生产、销售来实现利润。它是资本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一种运作形式,直接推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通过金融市场运作的资本,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用于投资、借贷、证券交易等金融活动,以获取利息、股息、资本增值等收益。它不直接参与商品生产,而是通过资本的流通和增值来实现利润。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经济循环过程当中相互融合、共生共荣。一方面,产业资本是金融资本扩张的根基,金融资本是产业资本积累的杠杆。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认
3、为,产业资本通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并以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经济增长和生产力进步。金融资本以产业资本发展为基础实现价值增值,具备信用创造、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从而推进产业资本积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本质上是要发挥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互补优势,即产业资本利用金融工具优化资源配置和加速资本积累,金融资本借助产业资本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另一方面,资本积累规律决定了产业资本有向金融资本转化的趋势。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的主要形式是产业资本。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
4、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集中于工业生产领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渐渐融合,形成金融资本。从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的演进过程,表达了资本积累的历史逻辑。而为了更快更多地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从生产过程“抽离”,直接进入“以钱生钱”的循环,则表达了资本积累的理论逻辑。资本总是在积累到足够大的数额后向租金的形式转化。正是这样的趋势性力量,使得微观上出现了企业的金融化,宏观上出现了产业的空心化。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与良性循环,为创造价值、推进生产力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双向无序扩张,则成为经济结构失衡与金融风险累积的源头。为此,一方面,产业资
5、本与金融资本既要积极融合,协同创造价值;另一方面,要构建风险隔离机制即“防火墙”,以消除两者双向无序扩张与风险互溢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发展规律来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路径主要包括两类:第一个是产业资本介入金融资本的“由产到融”模式,即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起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投资控股多类金融机构,组建财务公司或金融控股公司。第二个是金融资本介入产业资本的“由融到产”模式,即大型金融机构跨业投资形成综合性金融集团。西方国家产融结合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并不限制工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股和跨业经营,形成以大财团和商业银行涉猎实业领域为代表的“由融到产”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有效 隔离 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