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之星事迹材料(13篇).docx
《节粮之星事迹材料(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粮之星事迹材料(1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节粮之星事迹材料(13篇)节粮之星事迹材料篇1东丽区妇联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开展“巾帼兴粮节粮”活动,对选树出的勤俭节约家庭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勤俭持家、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扩大优秀典型家庭影响力,用群众身边的典型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推动兴粮节粮理念在家庭落地生根。康爱军的家庭是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育有一女。在生活中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共同的生活经历使我们的心贴的更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疫情期间,他多次带领家人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2、所在。他的家庭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践行“光盘”行动,珍惜粮食传承节俭美德,按需就餐,做到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位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节粮之星事
3、迹材料篇2吴彦娟,浚县浚州街道甘草庄村农民。吴彦娟家庭是一个六口之家,公公婆婆年轻的时候曾受过三年自然灾害之苦,两位老人非常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吃过的剩菜剩饭从不舍得倒掉。吴彦娟夫妇两人种植蔬菜大棚60余亩,早起而耕日落而息,并带动村民50余人生产劳动,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一家人深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平时更是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把节约作为一种美德来养成。吴彦娟一直教育孩子们不能浪费粮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费。孩子们在家人爱粮节粮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从来不浪费一粒米,不扔掉半块馒头。吴彦娟一家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和谐社会和美好家园做出了
4、应有的贡献!节粮之星事迹材料篇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岁的嘟嘟,从小就很懂事,在17个月的时候,就能在妈妈的引导下,背诵锄禾这首诗。上幼儿园的她能像个小老师一样,跟家人说饭菜都得吃光光,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的;在洗手的时候也要把水龙头关小,节约用水。小小的年纪就有节约的意识,相信她长大后一定能够坚持这种优良的传统,帮助更多的人树立节约意识。近年来,粮食新城分局在抓好主业的同时,紧紧围绕发展粮油科技、增加优质产品、保障主食安全”这个主题,开展各类爱粮节粮宣讲活动,并逐渐形成以“放心粮油进社区爱粮节粮健康消费宣讲五进(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节粮主妇评选
5、”活动为代表的民生服务品牌,分局粮食科普讲座被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列为20_年国家科技活动周23个亮点活动之一,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科普讲座形式介绍粮油知识的科技活动,成为西安地区唯一的科技周重点活动。20_年,分局持续开展爱粮节粮健康消费主题公益宣讲活动。先后深入辖区4个社区、1个机关、5所学校、2座军营开展了12次爱粮节粮宣传活动,积极宣传贯彻国家及省市有关粮食政策,推广普及粮油科普知识,受众达300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粮食安全形势的认识,也为我区实现保增长、促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民生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节粮之星事迹材料篇4老毕,男,汉族,江西省贵溪市人,1963年4月生,
6、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江西省贵溪市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贵溪国家粮食储备库党支部书记、主任。该同志1986年-1996年连续H一年被评为贵溪市粮食局先进工作者;被评为鹰潭市粮食局先进工作者;1990年-199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鹰潭财干优秀学员、班干部;202X-202X被贵溪市粮食局评为优秀企业法人;1998年以来担任企业法人多次被当地乡(镇)党委、贵溪市粮食局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所工作过的单位均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和先进单位;202X10月荣获江西省首届“爱粮节粮”之星称号。今年56岁的老毕,中等敦实的男子汉,说话爽言快语,办事练达干脆。现任江西贵溪国家粮食储备库、党支部书记、市粮
7、油质检中心主任。参加工作41年来,老毕一直奋战在粮食工作第一线,他“身不离仓、心不离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30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前不久又荣获江西省首届“爱粮节粮之星”殊荣。爱粮节粮不愧“星”他当保管员17年,所管粮食无损失。1981年,16岁的老毕参加工作,担任粮油付货员。站上“三尺”柜台,老毕铭记领导教诲,把柜台内的米、面、油、摆列得整齐有序,从此养成了爱粮节粮的好习惯。1982年担任粮仓保管员,老毕深知粮食储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又关乎企业效益。因此,每季收粮前,老毕首先对仓库内外杀菌消毒,搞好清洁卫生,不留陈粮,霉粮和虫害死角,确保新粮入库安全。保粮过程中,他铭
8、记“宁流千滴汗,不损一粒粮”的粮训,勤进仓库查粮情,勤扒粮面降粮温,一干就是17年。17年中,经他保管的粮食达1.5亿多公斤,没有发生一斤亏损和质量安全事故,从未有过霉粮、少粮、坏粮现象发生。他保管的粮食总是比市价每百市斤高出12元出售,成为了仓储工作的标兵。他当法人22年,减损粮食10多万公斤。1998年起,老毕先后到大塘、河潭等5个粮管所(库)当所长(主任),22年来,每季收粮结束,他都带领全体职工自己动手,将清杂下来的瘪谷进行再次清理过风,将好谷子“提炼”出来,减少了粮食浪费6万多公斤;22年来,他始终把粮食保管列为重中之重,注重改造仓库改善仓储设施:202X在周坊粮管所,他积极向上级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迹材料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