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docx
《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在乡村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打好特色牌。近几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乐于探索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产业,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旺”促“乡村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党建引领的总体格局。党建是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推进产业链固链补链延链的“主心骨”。余杭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径山茶、卢鸟鸟蜜梨、瓶窑蜜桃、中泰竹笛等“土特产”。如何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将遍布乡间的特色资
2、源整合好、串联好,推进人文乡村和业态融合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依托区域内径山茶产业、百丈竹产业、仁和渔业等七大农业特色产业,成立农业产业党建综合党委和7个产业链党委,吸纳农业主体、共富工坊等多元主体成为产业链党建的链上单元,构建“1+7+N”组织体系。通过统一规划布局、统筹要素资源,推进“部门牵引”“龙头带动”“属地整合”“村企协同”等联建模式,推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批具备影响力的“土特产”品牌。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七大产业链增加值27.05亿元,增长2.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5435元,增长6.0%。夯实政策保障的坚实基础。落实政策保障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措
3、施。通过制定和落地实施相关政策,政府可以为乡村特色产业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力的资金支持、融合发展的机遇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而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一直不间断健康发展。制定余杭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落地实施方案,充分挖掘乡村优势资源,着力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围绕“强城”“兴村”“融合”,打造一批具备鲜明辨识度、显著经济效益和持久生命力的特色村。产业特色村建设主体为村,按照五大类别分类建设,同时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培育打造特色产业村,有效激发了乡村产业的活力和创新力。擘画农文旅融合发展蓝图。在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当中,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的独特优势,为乡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色产业 乡村 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