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心得体会.docx
《党性修养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性修养心得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性修养心得体会在中国延安干部学校为期十二天的第14期XX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所受到的精神冲击,所感悟到的信仰力量,所体认到的伟大工程,却是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学习、任何一次体验。因为我们这次学习的地点是延安,一个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展了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七大,迎来了我们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失败到成功的重大转折的革命圣地,是我们党和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落脚点、转折点和出发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中,还是从宝塔山下到延河之滨,从杨家岭窑洞星星灯火到丰林山枣园翠绿草坪一路探寻中,大家都始终沉浸在一种氛围、感染在一种气场中,怀着朝圣的心态回到原点
2、、找寻初心、探索基因、寻找脉动,始终有一种大象无形、大言希声的力量贯注其间,这种力量挥之不去,丢弃不得,也丢弃不了。通过十二天的学习讨论、党性修炼,让我找寻到了这种神秘、神奇、神圣的特殊密码,就在于信仰无敌、信仰可贵、信仰永存。延安的13年,是信仰的培元固基,是信仰的力量勃发;延安的故事,是信仰的红旗猎猎,是信仰的无往不胜;延安的精神,是信仰的乘风破浪,是信仰的砥砺前行。我深切地感悟到,在新的时期,修炼党性的核心还在于信仰的坚定,唯有信仰的旗帜猎猎,我们就一定会前进。信仰的内涵是科学而坚定的。信仰是人们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有了行动的指南。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共产
3、主义则是我们的根本政治信仰,是我们的命脉和灵魂。共产主义信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最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科学而崇高的信仰,是经得起历史的辩论和时间的检验。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物、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只有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才能始终保持理论的清醒和信仰的坚定,才能时刻充满热切地渴望和不懈地追求。延安时期,面对既要解决信仰的问题,更要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学习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成为了信仰的源头,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质
4、。当时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得不慨叹当时在如此狭小的场地和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学校却是如此之多,学生也是如此之多,学习是如此之普遍,学风是如此之浓郁。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学习,使朴素的信仰转化为中国化的行动指南、前进方向和胜利旗帜,使共产主义信仰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孕育出伟大磅礴毛泽东思想,成功打破了反对势力的封锁绞杀,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崛起。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就要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升理论水平、培养理论思维、坚定理论自信,从而筑牢信仰之基,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信仰的
5、特质是纯粹而质朴的。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虽然身穿粗布麻衣,仍不改民族独立的历史重任;虽然吃着粗茶淡饭,仍不改救亡图存的使命担当;虽然住在简陋窑洞,仍不改为民服务的初心情怀。这样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感染着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延安时期,先后有美、英、苏、德等10多个国家100余位国际友人来到延安及陕甘宁边区访问或工作,他们中有记者、学者、作家、和医生等,虽然身份各异,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在中国贫瘠落后的西北高原上,这个叫延安的地方蕴藏着中国光明的未
6、来。因为纯粹,所以璀璨。从马克思到老一辈革命家,乃至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对于信仰的纯粹、纯净、纯洁、纯真,让我们眼含热泪,让我们心生感慨,让我们情不自禁,从中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情感震动。也让我们明白,坚定的信仰不需要花哨的打扮,不需要苍白的口号,不需要空洞的标语,只需要执着地坚守。油灯窑洞虽然简朴简陋,但却能诞生伟大的思想,补丁木桌虽然土里土气,但却能绽放信仰的光芒。他们的纯粹之中没有夹杂任何一丝个人的私心杂念,却装满了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好似山涧清水一般涤荡了世间的尘埃,洗净了身上铺满的尘土。站在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外面,看到房间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简陋而质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性修养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