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又是独领风骚的诗词巨匠。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的初心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高度浓缩和艺术载体。借助诗词去解读和分析毛泽东的初心,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的人生志向里蕴藏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去湘乡县城就读东山高等小学堂。临行前,改写了日本一个叫月性和尚写的言志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
2、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把原诗中的“男儿”改成“孩儿”,儿子在父亲面前永远长不大;他把“死不还”改成“誓不还”,中国人都忌讳“死”这个字,毛泽东很在乎父亲的感受。但是,他更知道,种几亩良田,收几份佃租的温饱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毛泽东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志存高远,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毛泽东的人生志愿是“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举国震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师生将国内知名人士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为明耻篇。毛泽东读后,在封面上愤然写道:五月七日,
3、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毛泽东的同窗好友易昌陶,恰巧就是这个时候病逝的。“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好友的病逝使毛泽东更牢固地树立了一个信念一一强健体魄对于人生奋斗,对于报国救民有着重要的前提意义。毛泽东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里提出了一个颇为新鲜的口号: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说到做到的毛泽东,潜心实践着他的这个信念。寒冬时节,他用冷水擦身。大雨滂沱,他在野外奔跑。江水滔滔,他去搏击风浪。他甚至琢磨出一套强身健体的广播体操,四处推广。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青年毛泽东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的人生箴言。很快,在毛泽东周围便聚集起了蔡
4、和森、李立三、向警予、李维汉、何叔衡等志同道合的青年。他们常常相约到长沙的岳麓山、橘子洲、平浪宫等风景名胜处聚会,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毛泽东发出振聋发耳贵的诘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许多年后,毛泽东曾这样回忆他与朋友们的师范生活:那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们常常身无分文,但我们却不屑于谈论身边的琐事,我们要谈只谈大事,国家、社会、人类、宇宙。毛泽东的耳边,至今或许仍回荡着他在湘江评论上敲响的黄钟大吕:“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二、毛泽东“汽笛一声肠已断”的爱情故事里蕴藏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大
5、多数人想起毛泽东诗词,大都是气势磅礴、豪迈雄壮,但其实他也有浪漫柔情的一面。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首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在一次短暂别离时写给杨开慧的。1920年冬天,杨开慧来到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教师宿舍,不坐花轿,不备嫁妆,自由地和毛泽东结了婚。杨开慧除了肩负起全部家务之外,还在党内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帮毛泽东找资料,抄写文章,她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的事业,同时把全部的依恋和寄托灌注到毛泽东身上。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
6、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这首贺新郎别友已经将毛泽东革命家的情愫,尽数展现。哪怕是在茫茫世间做飘萍般的天涯孤旅,也要隔断绵绵情思。1927年8月13日,杨开慧站在长沙板仓杨家,再次送别要去领导秋收起义的毛泽东。她肯定不会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永诀。1930年,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时候,湖南军阀何键把杨开慧抓了起来,对她说,只要你宣布和毛泽东断绝关系,就放了你!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坚决的拒绝了这个可以给她带来生路的选择,于是,她被敌人杀害了,只
7、有二十九岁。牺牲前杨开慧只说了一句话:“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听到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正在准备反击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围剿”的毛泽东说了一句:“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可以看出,毛泽东是多么地痛心。杨开慧牺牲前,把自己写的题为自述的回忆散记,藏在了长沙县板仓镇杨家老屋墙壁的石专缝里,直到1982年翻修房屋时,才偶然被发现,得以重现人间。此时据杨开慧牺牲已有52年,而毛泽东离开人世也过去了六个春秋。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念我远行人,复及数良朋。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我们难以想象具有诗人气质的杨开慧,写下这首题为偶感的诗句,该是怎样一种凄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 毛泽东 诗词 感悟 共产党人 初心 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