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期间市场主体培育方案.docx
《“十五五”期间市场主体培育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期间市场主体培育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期间市场主体培育方案根据关于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要求,以最大限度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潜力,促进市场主体加速涌现,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提供坚强支撑,现制定本方案。一、培育指标监测(一)基础指标监测“十五五”期间,监测新培育市场主体数、新注册企业三年存活率及活跃市场主体占比。(数据来源: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二)分类指标监测科技类: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来源:市科技局)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来源:市工信局)服务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规模以上涉软企业、进出口外贸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跨境电商企业、金融
2、组织、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体育类市场主体、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据来源: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农业:家庭农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企业(数据来源:市人社局)二、重点任务(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 .支持高企申报。鼓励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内的企业申报高企,加大对研发费用计提、新品收入认定、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落实好高企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以下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不再单独列出)2 .实施梯度培育。
3、坚持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各区根据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低成本场地租赁服务。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发生的房租费用,由各区(园区)根据企业成长情况给予最高100%补贴、最长不超过三年。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效果作为对众创空间、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载体绩效评价的核心指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二)培育工业企业3 .鼓励成长升规。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升规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跟踪服务。支持“小升规”“高升规”“项目投产升规”,对首次升规、次年未退规的企业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
4、财政局)4 .发展都市工业。支持开放街区、商业楼宇、工业厂房以及“城市硅巷”建设新型都市工业载体。对市级都市工业示范园,按绩效一次性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5 .工业项目建设提速。推广“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审批部门同步完成(带方案出让)社会投资备案管理的工业类项目开工建设前所有审批手续。(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三)培育建筑业企业6 .建筑业转型升级。推进建筑新型工业化发展,改革工程总承包方式,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创新监管机制,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促进江宁区、漂水区和高淳区建筑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
5、责任单位:市建委)(四)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7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大、业态升级。培育100家左右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和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均达到9个以上,全市新增4A、5A级以上物流企业8家以上,培育一批年收入过千万会展企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载体建设水平,增强资源要素集聚能力,打造中国O软件谷、河西CBD等10个以上千亿级服务业集聚区,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达6个。开展科技服务业能力提升及区域试点工作。鼓励各区引进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企业
6、)。(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金融监管局、市贸促会)8 .推动“两业”深度融合。支持制造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拓展研发设计、解决方案、仓储物流、融资租赁等增值服务。支持服务企业(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营销渠道、创意设计等优势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实现服务“产品化”发展。支持互联网企业建设制造网络共享平台,培育一批集“智能制造+增值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两业”深度融合标杆企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9 .推广新兴商业模式。推动直播电商在商贸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和引进一批数字商务龙头企业、优质直播电商平台、MCN机构。加速传统业态数字化改造升级,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实现
7、生产型供应链向消费型供应链转变;通过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打造高效协同的智慧供应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10 .强化商业载体建设。优化完善商业载体布局,构建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体系。加快新街口商圈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挖掘整合传统商贸、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空间风貌等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步行街区。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夜间经济集聚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11.做强做大消费品牌。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名品、名牌、名店、名企,大力培育“首店经济”,吸引更多“首店”入驻。助力“新国潮”,发展“新国货”品
8、牌,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12 .培育引进软件企业。提高“一谷两园”产业集聚度,打造以软件谷、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软件园等国家级软件园为重点,徐庄软件园、江东软件城、新城科技园、白下高新园等省级园区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区。发力信创产业和数字经济,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重点新兴数字产业,构筑信创全产业链、生态链以及总部集聚高地。利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暨软博会、人工智能峰会等产业品牌活动加强企业招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市委网信办、市委机要保密局)13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省级贸易促进计划联动和互补,筹划制定市级对外贸易促进计划,支持企业“云参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期间 市场主体 培育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