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习《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研讨发言稿心得体会.docx
《2025年学习《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研讨发言稿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学习《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研讨发言稿心得体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习贯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根基在群众,力量源于群众,要走好群众路线,充分调动群众热情。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与推动者,要始终以人为本,激发广大农民群体的热情,以星星之火点燃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鼓角声声传政令,当好释策润心的“宣传员”,以精准解读筑牢“聚心”根基。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乡村振兴,绝非个人的“踽踽独行”,而是众人的“携手相济”,需要汇聚起全党全国
2、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在振兴之路上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只有让村民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从思想上认同,才能在行动上积极主动,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政策的“宣传员”,以通俗易懂的“土话”,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把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讲得“有滋有味”,让村民听得“明明白白”,点燃村民心中的热情“火种”;同时也要善于借助现代媒体的“扩音器”,线上线下同发力,让“鼓角之声”传得更远更广,以此激发村民心底的“主人翁”意识,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齐心协力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言传身教率先行,当好
3、笃志前行的“实干家”,用身体力行迈出“聚行”步伐。民间有句谚语:“脚下良田千万亩,只爱家乡一寸土。”农民生于斯、长于斯,对乡村的感情无比深厚,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必将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独特智慧,形成推动乡村进步的强大合力。对此,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行”,更要“聚行”,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实现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就如浙江花园村,全体村民在党员干部引领下,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将贫困小村发展成现代化乡村。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村民心声,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智慧,凝聚村民力量,找准发展方向;更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产
4、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铁肩膀”扛起乡村振兴的千钧重担,以“硬脊梁”撑起乡村发展的广阔天地,不断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笃志前行。革故鼎新谋富路,当好奋楫勇进的“领路人”,凭创新引领开启“聚变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指明了方向。当下,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智能化农业生产、数字化农村管理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作为,带领村民创新求变。正如山东寿光三元朱村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广西横州石井村的“稻+茉莉花+鱼”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江西婺源篁岭村的“篁岭晒秋”景观等,
5、都是创新求变的成功范例。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勇当“弄潮儿”,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乡村发展的浪潮中,敏锐捕捉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要以“革故鼎新”之勇,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探索适合本地的特色发展路径,带领村民在新兴产业的“处女地上深耕细作,推动智能化农业、数字化服务等在乡村落地生根,引领乡村在产业、生态、文化等领域全面“聚变”,奏响乡村蝶变的激昂乐章。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一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
6、件。这一规划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规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迈上新台阶。这一目标的确立,既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又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体现了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科学态度。规划同时展望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当前,推进乡村全
7、面振兴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要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严守耕地红线,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有序恢复耕地,逐步补足耕地保护任务缺口。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粮食储备调控机制,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确保粮食供给安全。二是要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等创新平台。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
8、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要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规划特别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在科技方面,要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业技术攻关,提升农业良种自主选育水平。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2025 学习 乡村 全面 振兴 规划 2024 2027 研讨 发言稿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