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docx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一、市场竞争分析(一)原料药市场分析(1)降价或加剧原料药市场两极分化新近出台的药品降价政策的影响传导到上游原料药领域,将可能导致相关原料药市场跷跷板效应和多米诺效应的发生,整体上反应为两极分化的加剧。为解决医药市场中药品零售价格虚高的顽症问题,国家近几年连续出台了药品降价政策。针对中高端抗生素和免疫制剂药品批零差价矛盾突出的焦点,国家发改委继2002年药品集中降价和2004年推出降低24种抗生素零售价格的政策后,又在2005年9月底推出了降低22种以抗生素为主的制剂药品零售价格政策。此次降价政策的降价幅度虽然没有起初传闻的60%之多,但平均降幅也达到了40%左右,其中第三
2、代头泡制剂的零售价格降幅大都在50%以上。由于抗生素产品具有使用上的广泛性和临床上的互替性,零售价格的降低自然而然会引起制剂需求数量的变化,由此反映到原料药市场上,会带来两极分化的加剧。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概括为跷跷板效应和多米诺效应,即零售价格降低的药品其原料药需求很容易快速增加,而一些原先零售价格相对较低的低端抗生素原料药需求相反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并出现下降。A.青霉素类原料药趋向多米诺效应受头泡类制剂产品降价和临床疗效替代的影响,进入市场成熟期的青霉素类原料药主要产品青霉素钠、氨苇西林钠和哌拉西林钠等注射用品种自2001年以来,产量较历史水平大都保持负增长(见图1、2、3)。惟有以口服为主的
3、阿莫西林原料药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见图4),由此说明口服类抗生素的应用潜力是相当强劲的,也从侧面反映出低端口服类抗生素受国家降价政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从近几年市场价格变化趋势来看,青霉素类原料药整体呈现价格下滑和长期低位徘徊的态势,说明无论是注射用青霉素类原料药还是口服类青霉素原料药,其市场价格已经受到了降价政策的抑制。在此次降价政策中,多个品种剂型的第三代头抱和新唯诺酮类制剂降幅颇大,这无疑又大大地刺激了青霉素类原料药多米诺效应的发生。B.头抱类原料药显露跷跷板效应在国家零售价格连续降低和终端需求日益高涨的推动下,头抱类抗生素的年产量每年飞跃发展,其中以第一代口服类头抱原料药和第三代注射用
4、头抱原料药的增量增速最为显著(见图5)o此次第三代头抱制剂价格大幅降低,将有效拉动市场需求,临床应用进一步普及,并逐步延伸至第三终端。如此一来,必然带动其原料药需求的增长,跷跷板效应显露无遗。从其原料药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注射类头抱原料药在20012003年的价格降幅比较明显,从15002000元公斤降至IlOO1300元公斤左右。自2003年以来,价格虽然也有波动,但大都在IlOO1300元公斤之间波动,相比较于青霉素类原料药和口服类头抱原料药而言,价格相对较为稳定。由此说明头泡制剂降价政策带动的需求增加消减了其对原料药市场价格的冲击。当然,其中与第三代头抱原料药生产集中度较高也有较大的关
5、系。C.防止两极分化走向极端药品零售价格降低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解决医药市场价格虚高、普及优质优效药品、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动制药企业革新、促进医药市场升级等均有裨益。然而,近几年降价政策带来的原料药市场两极分化现象应该值得关注,2005年上半年主要抗生素的产量变化同样呈现两极分化走势(见附表),也需要引起市场警惕。因为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而抗生素更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并非产量发展越多越好。国家从2003年底为抑制抗生素市场的畸形发展,先后出台了限用、限价和限售政策,目的就是推动抗生素市场合理平衡发展、减少抗生素临床滥用现象、降低抗生素行业因无序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等等。目前,农村市场竞争侧
6、重于低价策略和药品临床应用监管较松,抗生素零售价格降低后,农村市场的销售增量自然会十分显著,农村市场的抗生素竞争亦将会更加激烈。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企业及相关组织应尽避免市场两极分化现象走向极端,否则极易引起新一轮医药资源浪费和临床药品滥用问题。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商业单位和医疗单位,都应该承担起规范抗生素市场有序营销、促进抗生素药品合理使用,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职责。只有长此以往,医药企业和医药单位才会获得稳定效益,医药市场才能实现健康发展。(2)青蒿素市场新局:广药高调进军青蒿素产业WH02004年复方蒿甲醛的采购量为2亿美元,2005年采购金额增加了一倍,达4亿美元。尽管采购量加大,但仍
7、存在40%的缺口。国际市场如此巨大的需求成就了国内青蒿素产业的迅速发展。日前,广州药业在穗高调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汉方公司)首创的绿色提取青蒿素项目投产。据悉,该项目是广州药业2001年上市募集资金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超过8,Ooo万元。这无疑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广州药业正式进入青蒿素产业,意欲分食规模高达15亿美元的国际青蒿素市场。据广州药业总经理谢彬介绍,2002年,青蒿素被列为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化的“现代中药提取分离纯化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汉方公司开始设计、建设青蒿素的提取生产线,并取得了提取方法的专利保护。今年上半年,汉方公司绿色提取青蒿素
8、正式通过国家GMP认证,并于不久前正式投产。广州药业这一动作可谓应时应景。事实上,从2004年以来,由于WHo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列入治疗疟疾的基本药物及青蒿素其他用途的发现,青蒿素的国际市场需求迅速扩大,价格飞涨。广州药业选在这个时候进入青蒿素市场意图不言而喻据了解,所谓绿色提取青蒿素即采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这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利用有机溶剂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有着安全、环保、节能的优势,单是收得率一项就可从原来的62%提高到95%,而且提取物质量稳定。据介绍,广州药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青蒿种植(GAP)环保绿色萃取(GMP)一系列产品研发一系列制剂生产(GMP)国际营销”一体化经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医药行业 发展 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