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九九重阳话孝心:给爷爷奶奶做重阳糕.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九九重阳话孝心:给爷爷奶奶做重阳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九九重阳话孝心:给爷爷奶奶做重阳糕.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九九重阳话孝心:给爷爷奶奶做重阳糕一、案例背景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承载着尊老敬老的深厚文化内涵。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氛围,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孝心与感恩意识。时值重阳,幼儿园大班策划了“九九重阳话孝心:给爷爷奶奶做重阳糕”的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实践体验,让幼儿了解重阳节习俗,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长辈的关爱。二、案例描述活动开始前,教师通过绘本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和动画短片,向幼儿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导孩子们讨论“如何向爷爷奶奶表达爱”。孩子们积极发言,有的说要给爷爷捶背,有的想帮奶奶洗碗,气氛十分热烈。进入制作环节,教师提前准备好糯米粉、豆沙馅、模具等材料
2、,并示范制作重阳糕的步骤。孩子们分成小组,戴上小围裙和手套,化身“小小糕点师”。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将糯米粉倒入碗中,加水搅拌时,因掌握不好水量,面团变得太稀,急得直皱眉,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重新调整;有的孩子在模具里填入豆沙馅时,不小心洒了出来,立刻主动拿纸巾擦拭,认真又可爱。制作完成后,孩子们将重阳糕放入蒸箱,眼睛紧紧盯着蒸箱,充满期待。当热腾腾的重阳糕出炉,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放学时,孩子们双手捧着重阳糕,骄傲地递给来接园的爷爷奶奶,大声说:“爷爷奶奶,重阳节快乐!”有的老人眼眶湿润,紧紧抱住孩子,场面温馨感人。三、案例分析从认知发展角度看,此次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直观地了解了重阳节的
3、习俗和意义,将抽象的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体验,加深了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幼儿的精细动作得到锻炼,如搅拌面团、捏制造型等,促进了手部肌肉的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活动中的小组合作,有效培养了幼儿的社交能力。他们在共同制作重阳糕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协商与互助,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增强了团队意识。同时,通过为爷爷奶奶制作重阳糕并送上祝福,幼儿将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刻体会到付出与收获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孝心和感恩之情,传承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四、案例反思此次活动整体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仍有可改进之处。在材料准备上,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食材和模具,如不同颜色的果蔬粉、造型更丰富的模具,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因操作不熟练而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给予更及时、个性化的指导,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此外,活动的延伸还可以更深入。后续可组织幼儿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打卡活动,将尊老敬老的行为延续到日常生活中/邀请爷爷奶奶走进课堂,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增进代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活动设计,让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幼儿园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九九重阳 孝心 爷爷奶奶 重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