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带状对流系统.docx
《中尺度带状对流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尺度带状对流系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小尺度中尺度带状对流系统由对流单体侧向排列而成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一般称为带状对流系统。结构:飓线作为一个中尺度系统,应包括对流区和非对流(层状云)区两部分。对流区包含强烈的、垂直延伸的强回波核,而层状区域由一些降水构成均匀(不是绝对均匀)纹理。概念:为一种带(或线)状中尺度系统,是非锋面性狭窄的活跃的雷暴带(或不稳定线)。其中有许多雷暴单体(其中包括若干超级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是风向、风速气压、温度等突变的狭窄强对流云带。为破坏力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峋线的一般特征发生地点:出现在中纬度的某些大陆地区以及主要的热带大陆和热带海洋地区。温带地区的峋线常发生在春夏之交的过渡季节,有的出现在冷锋前或
2、气旋波的暖区,有的在冷锋后的冷区里,还有在冷暖锋上或切变线(辐合线)附近生成的。并大致与锋面相平行。尺度:长约几百千米,宽度约50100km。峋线由若干“飓段”组成。每个飓段包含若干大而孤立的相互分离的风暴。时间尺度: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峋线的地面要素场的结构:飓线由雷暴单体侧向排列而成,每个单体成熟期都有地面冷丘及水平外流和阵风锋;小冷丘和阵风锋结合起来形成小尺度雷暴高压和阵风锋。阵风锋又称为峋锋:处在雷暴高压边缘。具有很强的温度梯度、气压梯度和风速和风向水平切变,它也叫气压涌升线或跳跃线。过境特征:由于峋锋附近是各种气象要素水平梯度很大的地带,因此当飓锋过境时,气象要素将发生急剧的变化。通常
3、表现为气压涌升、气温急降、风向突变、风速剧增以及强烈降水等。峋线前低压:飓锋前方一般有中尺度低压。它的形成可能与峋线前方高层的补偿下沉气流引起的绝热增温有关。尾流低压:雷暴高压后方的中尺度低压,它的形成与雷暴高压后部的尾流效应相联系。峋中系统:包括峋线、峋线前低压、雷暴高压以及尾流低压统称为飓中系统。峋中系统的全部系统一般只在成熟阶段才同时出现。不同阶段系统的强度和结构是不同的。两类比较常见飓线:1、具有前导对流线和尾随层状云区以及具有由前向后和由后向前两支入流的飓线发生在风垂直切变相对小的环境中的飓线飕线的前方有一支由前向后的入流迎着峋锋上升,到高层分裂成向前和向后的两支气流,其后部中层则另
4、有一支由后向前的入流。在由前向后的气流中,由于老单体衰亡,形成宽广的尾随层状云区。由于在高层不断有冰质点从对流区向后飞落到尾随层状云区中,加上在尾随层状云区中包含着次级环流造成的上升运动,因此在尾随层状云区下方仍有明显降水。w-coco弋压巴、7C(区的南北分殳(和秒)(八)在町平面上相对移动国线用的束西分量球/秒)图中,低层的主要流型是飓线前部有强的入流,在后部有大约15米/秒的同样强度的出流。出流和入流之间几乎是静风。在峋线前约20OhPa的高层有一个出流的相对大值,出流的厚度约为250hPa0中层有气流从后部流入。从图还可看出一个特点是沿上升气流的流线,U值接近于常数,因此在大约30Oh
5、Pa处,峋线后部存在同其前部入流强度相同的出流。(b)图表明,在上升气流中风的V分量保持不变也是很显著的。在低层,风暴前的环境流场是偏南风。这一正值V动量向上和向后输送,形成一条正值V动量带,这条带的右侧(峋线前部)环境流场是偏南风,左侧的风向是偏北风,显然这个偏北风区域由强出流所控制。密由WT彻,)垂直破的鼻巴知(C)图所示的散度场中,在低层飓线前缘为辐合,而其前缘后面的主要区域为辐散,高层也是辐散。只是在中层55OhPa高度远离前缘120公里处出现强辐合,同这种散度分布相对应。(d)图给出了两个上升气流中心:一个上升气流中心位于70OhPa高度上,在飓线前缘后部约20公里处,另一个上升气流
6、中心,在中层400hPa高度。上升气流的最大值约为30X104hPa/秒。下沉气流中心位于700hPa上距飓线前线100公里处,其值约为4010-3hPa/秒,大于最大上升速度。r(绅由3定出的渊垂直楣度分盘(1产/秒)(e)图给出了涡度分布。主要特点是高层为反气旋式涡度,中低层为气旋式涡度。显然,这种分布是受辐合辐散分布所制约的。图给出了相对于移动飓线的流线,这些流线是由U和W所确定的。可以见到,从地面到500hPa这一极深的层次内,都是气流流入飓线。这是由于环境西风垂直切变相对比较弱,还有环境风本身同飓线移动速度相比较弱的缘故。中层来自峋线后部的入流在图中也是很明上图表示在垂直剖面上的e和
7、S(混合比)场。混合比值仟克)(i)相当也温图是相当位温场,它同上图所示的流场是一致的,上升气流流线对应的是高值。e。后部下沉气流流线对应的是低值e,e沿流线并非常量。(b)图所示的混合比场同流场也是一致的,有一沿上升气流流线的湿舌向上和往后延伸,在%线后部的下沉气流区里,混合比是低值。不同发展阶段飓线的垂直速度结构在飓线发展的初期,上升运动仅限于低层,最大值在800hPa,相应在低层是辐合区。当飓线接近成熟阶段时,即在45040OhPa层迅速建立第二个最大中心,在半小时内由-26X10-3:12/5增力口至!-39乂10-312/5。2、后部建立型的飓线:发生在有明显的风向垂直切变环境中的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尺度 带状 对流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