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医案-亚急性咳嗽.docx
《中医诊疗医案-亚急性咳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医案-亚急性咳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疗医案-亚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瞿XX,女,73岁,自编号23号1935年5月18日生一诊:(08年3月26日)主诉:咳嗽20余天。患者20余天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咳嗽,咳痰量少,伴咽痒,口干、口苦,打嗝,乏力,眠差,二便正常。舌尖边红,苔薄黄,脉细稍数。律齐。中医诊断:咳嗽中医证属:燥邪犯肺,灼伤津液治则:润燥止咳,养阴生津方药:桑杏汤加味处方:桑叶IOg杏仁打6g沙参12g芦根15g菽仁15g冬瓜仁15g浙贝母打Iog陈皮3g茯苓IOg京半夏IOg麦冬IOg炒谷麦芽各15g(3剂)煎煮方法:上方兑温开水300ml浸泡IOmin,文火煎煮15min,生姜后下,取汁,日三服。嘱:清淡饮食,多食蔬
2、菜水果,忌辛辣香燥之品,调节情绪,劳逸结合。二诊:主诉:咳嗽、咽痒减轻,咳少许白粘痰,口干、口苦减轻,仍有乏力。睡眠有改善,二便正常。舌尖微红,苔薄黄,脉细稍数。证属:燥邪未尽,痰热未清治则:润燥化痰,止咳利咽处方:原方加菊花6g,3剂。一周后未见复诊,电话随访,进二剂上症基本控制,又进一剂,完全治愈,无反复。按:患者因“咳嗽20余天”来诊。证属祖国医学“咳嗽”范畴。“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不论外感或内伤,只要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咳。患者20余天前虽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但结合地区易燥邪犯肺,耗伤津液,故咳痰量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燥胜则干”,故见咽痒,口干,舌
3、尖边红,苔薄黄,脉细稍数均属燥热之征。故辨证为燥邪犯肺,灼伤津液,治予润燥止咳,养阴生津的桑杏汤加味。“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卷一,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共为君药,沙参润肺生津,芦根入肺、胃经,清热生津,以为臣药。因患者无头痛身热等外感束表证,故去原方中的桅子、豆豉,原方中贝母止咳化痰,加B仁甘、淡,凉。入脾、肺、肾经。健脾,利湿,清热。冬瓜仁,甘,凉。入肺、大肠、小肠经。清肺,化痰,利湿,陈皮理气化痰,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化痰,京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麦冬清心润肺。炒谷麦芽健脾开胃,消食和中。余药共为佐使。三剂后,诸症减轻,仍有乏力,原方加菊花,菊花甘、苦,凉,入肺、肝经。可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在此针对风热束表所致乏力,少佐6克菊花,三剂后完全治愈,无反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疗 医案 急性 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