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师指导手册——心理健康月活动指南.docx
《心理教师指导手册——心理健康月活动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教师指导手册——心理健康月活动指南.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理教师指导手册心理健康月活动指南一、手册说明本手册为心理教师提供分年级活动的心理学理论支撑、实施要点及专业指导,助力活动有效落地,确保每个环节兼具趣味性与心理教育专业性。二、分年级活动心理学理论依据与指导要点(一)一年级:芽芽情绪小温室一一,情绪认知与表达活动L芽芽情绪调色盘1 .理论依据:发展心理学情绪理论: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色彩(视觉符号)表达情绪,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的符号功能特点。艺术治疗原理:绘画是儿童最自然的表达方式,通过涂鸦释放情绪,建立“情绪可视化”认知(儿童心理学手册)。2 .指导要点:观察学生用色偏好:频繁使用黑色/灰色的学生,课后可
2、单独询问“今天的心情颜色有点深,愿意和老师说说发生了什么吗?”强调“情绪无对错”:“不管是开心的黄色还是生气的红色,都是你的一部分,就像树叶有不同颜色才漂亮”活动2:芽芽抱抱圈L理论依据:依恋理论(鲍尔比):安全的肢体接触(如轻拍肩膀)能激活大脑催产素分泌,增强信任感与安全感,尤其对低年级学生建立校园依恋至关重要。具身认知理论:通过动作(击掌、抱肩)强化情绪体验,如“开心时的击掌会让快乐加倍,难过时的轻拍能带走一半的烦恼”。3 .指导要点:关注“边界感”:若学生拒绝肢体接触,提供替代方案:“我们可以用空气抱抱(张开双臂比心),或者递一张画着笑脸的纸条”引导语言赋能:“当你拍同学肩膀时,其实你在
3、说我和你在一起,这种感觉是不是很温暖?”(二)二年级:芽芽安全庇护所信任建立与支持系统活动1:芽芽守护网绘制1 .理论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科布):清晰的支持系统(家人/老师/朋友)能降低儿童焦虑水平,绘制“守护大树”帮助学生具象化“求助资源”,符合埃里克森“自主性VS羞怯怀疑”阶段的心理需求。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通过家庭(微观系统)、学校(中间系统)等多维度支持网络,增强学生对环境的控制感。2 .指导要点:特殊学生支持:单亲家庭学生若不愿写“爸爸/妈妈”,引导“你的守护网可以有每天陪你的绘本,或者小区里的好朋友”动态更新守护网:活动后将海报贴在教室显眼处,每月新增“最近帮助过你的人”
4、,强化“支持系统是流动的”认知。3 动2:芽芽盲行之旅1 .理论依据: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班杜拉):通过角色扮演(引导者/被引导者)观察学习“信任行为”,模仿同伴的有效沟通方式(如“向前两步”比“别撞墙”更清晰)。触觉感知发展:蒙眼状态下强化听觉与语言依赖,促进“非视觉沟通”能力,符合二年级学生感知觉统合发展需求。2 .指导要点:风险预判:提前清除场地障碍物,确保引导语积极正向(不说“小心!”,改用“前面有椅子,我们往左边绕”)。深度提问:“当你看不到时,同伴的声音为什么能让你安心?这和你平时遇到困难找老师/父母有什么相似?”(三)三年级:芽芽共生花园一一友谊发展与合作活动1:芽芽种子交换计划1
5、 .理论依据:合作学习理论(约翰逊兄弟):共同培育种子的任务促进“积极互赖”,培养责任意识与同理心,符合皮亚杰“具体运算阶段”的合作思维发展特点。象征互动理论:种子作为“友谊信物”,通过日常照料中的互动(“你的种子发芽了吗?”),强化同伴间的情感联结。2 .指导要点:挫折处理:若种子未发芽,引导学生讨论“种子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就像友谊有时也需要等待和包容”性别差异关注:男生可能更关注“种子长高”,女生可能更在意“种子日记的装饰”,尊重不同互动方式,避免刻板引导。活动2:芽芽搭架游戏L理论依据:社会凝聚力理论:小组搭建任务激活“集体目标”,通过分工协作(“你负责剪吸管,我来粘底座”)增强团队认
6、同,符合三年级“同伴接纳”的心理需求。具身学习理论:通过物理搭建理解“互相支撑”的抽象概念,将“友谊需要帮助”转化为可见的支架结构,促进认知迁移。3 .指导要点:冲突调解:若小组因分工争吵,引导“每个人的想法都很重要,我们可以试试轮流发言,就像支架需要不同方向的吸管才能稳固”延伸提问:“如果支架只有一根吸管,会怎样?这和班级里只靠一个人做事有什么相似?”四年级:芽芽破茧挑战一一自信提升与抗挫折活动L芽芽勇气存折L理论依据: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通过记录“小成功事件”(如主动发言),积累“我能行”的自我认知,符合埃里克森”勤奋VS自卑”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行为主义强化原理:“勇气值+1”“兑
7、换勋章”作为正强化物,激励学生重复积极行为,形成自信循环。4 .指导要点:个性化记录:允许学生用贴纸、照片等非文字形式记录勇气事件,适应不同学习风格。渐进式目标:对极度内向学生,初始目标设为“今天和同桌说一句话”,逐步提升难度,避免因目标过高产生挫败感。活动2:芽芽抗挫实验室1 .理论依据: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假设-实验-验证”流程(“如果给芽芽增加底座,是否更抗风?”),引导学生将“抗挫折”转化为可操作的问题解决策略。成长型思维理论(卡罗尔德韦克):强调“努力与方法”而非天赋,如讨论“支架摇晃时,我们不是放弃,而是想怎么加固一一这就是成长型思维”2 .指导要点:情绪缓冲:若模型倒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教师 指导 手册 心理健康 活动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