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科技与人才发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科技与人才发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科技与人才发发展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科技与人才发发展规划目录一“十五五”发展基础和环境1(一)发展基础1(二)存在问题5(三)发展环境7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9(三)发展目标11三、重点发展领域14(一)科技创新重点14(二)重点创新产业集聚区20四重点任务22(一)打造全域创新的科技创新产业生态系统22(二)构建以高校经济为核心的全域创新空间格局31(三)完善全域创新创业生态33(四)营造优质人才发展生态35五、保障措施40(一)加强组织领导40(二)加大资金支持41(三)优化平台资源利用41(四)激发政府活力42(五)强化评价考核43-XX-1刖百十五五时期,将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
2、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省全面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一流水平和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以及建设“两个高水平”和“重要窗口”的关键时期,也是市实施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重要时期,是市以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数字科技进入加速发展和跨界融合的爆发期,更是区践行新发展、打造“数字科创引领地”的关键时期。区将在大发展格局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新的、更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区“十五五”期间在核心技术、产业生态、空间布局、人才集聚和政策保障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更好的推进“十五五”时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工作,
3、根据“十五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省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省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市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市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市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要求,编制区”十五五”时期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规划,为区未来五年科技产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提供指导。一、“十五五”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紧密结合省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契机,依托紫金港科技城、云栖小镇、蚂蚁小镇等重大平台,以“三城六镇”为主抓手,提升产业发展,成为吸引人才和创新力量的创新生态
4、区。“成果研发与产出”子指数高达839.97(通过专利申请与授权、成果登记等来表征),位居全省第一位。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位高达674.35,居全省第二位。2020年,实现技术交易额130.4亿元,位列全省第二位,科技成果转化动能强劲。截止“十四五”末,区成功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76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79家;上市企业2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9家、计划上市、挂牌意向企业近60家;涌现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39家,数量全省领先,成为优质科技企业的成长高地。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5.2万人,比2015年增长18.9%。全区分类认定博士、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3642人,其中市级及以上领军人才
5、746人。青年人才竞相涌入,2020年,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达4.23万人,成为人才蓬勃发展的集聚地。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区紧紧围绕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布局,全力以赴加快推进“两城六镇”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了之江未来城、紫金港科技城和云栖小镇、龙坞茶镇、艺创小镇、蚂蚁小镇、云谷小镇、紫金众创小镇,基本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三位一体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双创“平台能级不断提升。二是各类创新平台齐聚。依托浙大科技园、中国美院国家科技园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孵化器21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3家。这些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平台,
6、为产业链广大创业者、创新企业、大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多维度发展空间,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活力。三是各类创新平台内涵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区各类创新平台稳步推进,完成省级改造。紫金港科技城”数字信息产业平台”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云栖小镇“云计算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被评定为市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双创平台转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银江孵化器入选第二届中国100家特色空间,互联网创新创业园获评省级示范平台。创新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截止“十四五”末,区入驻国高企业766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总量11家。全区累计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企业(重点)研究院48
7、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14家。2020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0.1%。二是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区作为全球著名的阿里巴巴集团的诞生地和孕育地,创新生态的生发地,逐渐形成了“阿里系、创新研发“浙大系、海归系、股权投资“浙商系的“四系”相互辉映的产业布局发展体系,为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创新产业集群持续壮大。目前,区基本形成了以云栖小镇为中心,以阿里云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云计算产业中心;以蚂蚁小镇为中心,以蚂蚁集团、支付宝、网商银行、网金社、芝麻信用、每日互动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产业中心;以紫金港科技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产业中心。产
8、业创新生态链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有效提升。创新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一是政策扶持针对性强。十四五期间,区先后出台落实好区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意见(2018-2020年)、区实施“小微企业成长”“雏鹰计划”“凤凰行动”三年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试行)等22个政策,扶持各类型创新企业发展,调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二是科技服务精准高效。先后开展“为企服务竞赛”、“先锋行动”、“科技八点半”等系列活动,为科技企业做好服务。2019年,“最多跑一次”所有事项实现“零次跑”,其中六项指标在全市科技系统排名第I0三是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科技 人才 发展规划
